怎样看待爷爷奶奶溺爱孩子

2024-01-07 15:41

1个回答
爷爷奶奶爱孙子是天经地义的,但爱要有个度,过分的宠爱就成了溺爱。目前城市中独生子女占99%以上,他们生活在养尊处优的家庭里,被视为“小太阳”,被老人(包括爷爷、奶奶、外婆、外公)宠爱的现象十分普遍,而且相当严重,这就叫‘‘隔代亲”。当父母批评孩子时,爷爷奶奶就出来干涉,袒护孩子。

针对这种现象,父母该怎么办?

1.耐心说服老人。

爷爷、奶奶和父母是两代人,除了在年龄上有较大的差异外,思想方法、生活经历、个人爱好、生活习惯、社会条件以及所受到的教育等等,都存在很大差距。在教育晚辈方面持有不同的意见、态度和方法是正常的;因此。父母既要看到老人溺爱孩子的“必然性”,可以先肯定老人的慈爱之心,尊重老人的劳动成果,对老人哺育之情表示由衷感激。然后,向老人陈述正确教育孩子的责任以及溺爱孩子的危害性,希望老人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例如,不偏袒孩子的短处,不娇惯孩子,孩子来看望时,不要给孩子零花钱或唠叨“你妈不会照顾你”之类的话。如果采用了讲道理的方法解决矛盾,老人一般会通情达理,共同承担教育孩于的重担。

采取一些必要的教育手段。

孩子任性也好,有某些不良行为也好,虽然与老人的溺爱、娇惯有关,但父母应看到自己未尽教子责任的一面,因此,父亲、母亲在向老人说理的同时,可通过一些必要的教育手段来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习惯。家长对孩子的合理要求要坚持下去,不妥协。但切忌没有耐心,态度粗暴,更不可打骂孩子。另外,父母如经常带孩子出外远足、野爷爷奶奶是我们的长辈,他们疼爱孙子是肯定的,但是过渡的宠爱会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但是,我们也不能强迫老人家按照我们的育儿方法对待孩子,跟他们讲道理过多也会伤及他们的自尊心。但是我们作为父母的每天应该要有一段时间与孩子单独相处,通过一些交谈和游戏让孩子明白一些道理,而不要,认为既然有由于爷爷奶奶带孩子就连晚上也让孩子与爷爷奶奶睡。

平时自己也要主意自己的言行动作,正是所谓身教。而且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一项义务,有空时自己多带带孩子。 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

“溺”,词典上解释为“淹没”的意思。人被水淹没了叫“溺毙”,如果父母的爱流横溢泛滥起来,那也会“淹没”孩子的,这就是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

生活懒散

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要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过分注意

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小太阳”了。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

轻易满足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孩子的满足就更轻易了。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祈求央告

例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讲3个故事才把饭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害怕哭闹

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爸妈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包办代替

我曾问一些妈妈,要不要求孩子劳动,有的竟说:“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孩子劳动?”也有的说:“叫‘小东西’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帮他做了。”所以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这决不是耸人听闻。

大惊小怪

本来“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胆小爱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时表现惊慌失措,娇惯的最终结果是孩子不让父母离开一步。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剥夺独立

为了绝对安全,父母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他和别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时刻不能离开父母或老人一步,搂抱着睡,偎依着坐,驮在背上走;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来怕飞走。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还往往成为“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造成严重性格缺陷。

溺爱 扼杀孩子的美好前程



爱,是蕴含深情的诠释。广义来说,爱,是一种责任,一种不带附加条件的付出和给予。

溺爱,含有过分宠爱成分。何谓过分,因人因时因环境而异,没有统一的标准。凡是言之过分,也只是相对而言。不过,在教育孩子问题上,道德底线,法律范畴,为人原则,言行举止常常有约定俗成的规范和大众的起码要求,在这些原则方面,丝毫不可以让步,更不可以有“麻生棚中,不扶自直”思想,幼枝易弯直,树大修枝,往往是“壮士断臂”。现在大多数都在感叹教育孩子的不易....虽是系统的复杂,不可以一言蔽之,归咎于现实,推向社会责任。更多的是要自我检讨,我们自己给孩子爱护的同时,是否含有过分内涵.......是否已经不自觉的将孩子引向错误的方向上??
相关问答
为什么爷爷奶奶比较溺爱孩子?为什么比父母还爱??
1个回答2024-02-07 12:01
隔辈亲,就是说,隔了一倍的人,都非常溺爱孩子
怎样看待爷爷奶奶溺爱孩子
3个回答2022-09-13 03:47
如果不对的地方就应该及时指出来。不要太溺爱孩子了。告诉老人们不要这样教育孩子,
怎样看待爷爷奶奶溺爱孩子
1个回答2024-01-16 21:22
爷爷奶奶爱孙子是天经地义的,但爱要有个度,过分的宠爱就成了溺爱。目前城市中独生子女占99%以上,他们生活在养尊处优的家庭里,被视为“小太阳”,被老人(包括爷爷、奶奶、外婆、外公)宠爱的现象十分普...
全文
很多爷爷奶奶会溺爱孩子,要如何成为一个酷酷的爷爷奶奶?
4个回答2023-11-24 20:52
有很多夫妻在结婚了以后就孕育出了自己的宝宝,但是在生完了宝宝以后又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所以说很多孩子在出生了以后都会交给爷爷奶奶带。大家都知道社会上有一个词语叫作隔代亲,也就是说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多半...
全文
爷爷亲奶奶亲歌词 爷爷亲奶奶亲完整歌词
1个回答2024-02-04 16:54
1、歌词: 爷爷戚粗亲段握哟 奶奶亲哟 我是您的好宝宝哟 宝宝不撒娇哟 宝宝不胡闹哟 我是您的好宝宝哟 爷爷亲呦 奶奶亲呦 我是您的好宝宝呦 ...
全文
爷爷奶奶溺爱孩子,会有哪些后果?
2个回答2023-03-03 20:32
会导致孩子比较溺爱而且难吃苦,性格方面也比较娇纵,不会听从父母的教育,不会认真去努力的学习,这样子只是会害了孩子,并没有对孩子有任何的好处。
爷爷奶奶溺爱宝宝,会有哪些后果?
2个回答2023-02-06 17:16
会让宝宝变得非常的骄纵,也会让宝宝变得非常的顽皮,也会让宝宝非常的不讲理,也会让宝宝变得非常的暴躁,会变成传说中的熊孩子。
为何爷爷奶奶总是溺爱孙子?
2个回答2023-07-01 15:45
这一代的爷爷奶奶总是有一个通病,喜欢对孙子孙女无限制溺爱,因为这一带爷爷奶奶还在留有原来的爱情的和陈旧的思想中,再一个这一代的亲戚孩子其实都是很不愿意结婚的,甚至是晚婚晚育,所以现在其实我觉得爷爷奶奶...
全文
看着爷爷奶奶
3个回答2022-12-09 08:12
经常是父母会忽略自己孩子的感受, 他们觉得你还是小孩, 不用考虑自己的事情, 可以留在爷爷奶奶身边替他们尽孝。 这样他们工作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但你确实也过他们想象中那个无忧无虑的年龄了, 也该出去闯...
全文
我是爷爷奶奶的什么人
1个回答2023-08-11 00:26
你当然就是爷爷奶奶的孙子或者是孙女了,你称他们爷爷奶奶说明那里肯定是孙子或孙女。就是说爷爷奶奶对孙子的爱,但是爷爷奶奶对孙子的爱跟父母对儿子的爱有点差别,他们一般不舍得孙子吃一点亏,但他们一般都不教育...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