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有哪些故事

2024-01-06 20:57

1个回答
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一说山西河津,一说陕西韩城)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刻苦,遇到疑难问题,总是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20岁那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后来回到长安,做了郎中。他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35岁那年,汉武帝派他出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他了解到那里的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他父亲司马谈死后,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司马迁接替做了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与天文学家唐都等人共订“太初历”。同年,开始动手编《史记》。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获罪被捕。他按照汉朝法令的规定出钱赎罪,受了“腐刑”。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获赦出狱,做了中书令,掌握皇帝的文书机要。他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记》,大约在55岁那年最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成就了《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52万余字,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 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汉书·艺文志》还著录赋八篇,均已散失,唯《艺文类聚》卷30引征《悲士不遇赋》的片段和有名的《报任安书》(即《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表白了他为了完成自己的著述而决心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也是一篇饱含感情的杰出散文。《悲士不遇赋》也是晚年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受腐刑后和不甘于“没世无闻”的愤激情绪。
相关问答
司马迁的故事简短 司马迁的故事简述
1个回答2024-02-27 04:43
1、司马迁子承父志,继任太史令。他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 2、但是,事出意外,天...
全文
历史上司马迁是什么人 司马迁自称
1个回答2022-12-22 17:05
这个问题你的怎么看
司马迁有没有妻子,司马迁妻子及其儿女介绍?
1个回答2024-02-07 07:12
据民间的传说,司马迁的妻子是一个叫柳倩娘的人,这个柳倩娘还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外孙女,而且柳倩娘自己的父亲柳震庭也是一个诗书颇通的文人
我们从司马光和司马迁身上学到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2-02 02:50
司马光:从《司马光砸缸》中,说明他是一个头脑冷静,思维严密,勇敢,清廉仁厚…… 司马迁:学习十分认真刻苦,遇到疑难问题,总是反复思考;爱国,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人(如果可以的话,他是一个“博古通今”...
全文
司马迁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17:45
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编写《史记》。 天汉二年,李陵率兵随李广利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向司马迁询问对李陵的看法,于是,司马迁说,李陵投降,是因为众寡不敌,又没有救兵,责任不全在李陵身上。...
全文
什么的司马迁(四字成语)
1个回答2024-01-27 09:11
孜孜不倦的司马迁 博览群书的司马迁 坚持不懈的司马迁 业精于勤的司马迁 竭尽全力的司马迁 锲而不舍的司马迁 脚踏实地的司马迁 学而不厌的司马迁
形容司马迁的经历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2 00:36
博闻强记、 家学渊源、 栉风沐雨、 名山大川、 挺身而出、 犯颜极论、 飞来横祸 、不白之冤 、忍辱含垢 、 大笔如椽、弘篇巨制、藏之名山。这些成语可以串起司马迁的经历。 司马迁家学渊源甚深,祖...
全文
形容司马迁的经历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3 09:47
博闻强记、 家学渊源、 栉风沐雨、 名山大川、 挺身而出、 犯颜极论、 飞来横祸 、不白之冤 、忍辱含垢 、 大笔如椽、弘篇巨制、藏之名山。这些成语可以串起司马迁的经历。 司马迁家学...
全文
司马迁有孩子吗?
1个回答2024-02-03 16:29
有,有两个儿子,但是司马迁的后人不姓司马。。 在司马迁受害以后司马迁的夫人为了不让两个孩子受迫害 让其中的一个孩子姓同 也就是在司的左边多家一个竖 变成同 而把另一个儿子改成姓冯 也就是在马的左...
全文
司马迁的所有作品
1个回答2022-09-29 01:51
只有《史记》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