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2024-01-05 13:44

1个回答

《兰亭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文人雅士们的一次大集会,表达了他们的共同意志。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变化奇特精警,以适应表现富有哲理的思辨的需要。

全文可分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自然环境:山岭蜿蜒,清流映带;又风和日丽,天朗气清,仰可以观宇宙之无穷,俯可以察万类之繁盛。

在这里足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可以自由地观察、思考,满足人们目视耳闻的需求。这里正是与会者“畅叙幽情”、尽兴尽欢的绝好处所。这些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王羲之当时的情感也是平静、闲适的。

在后一部分里,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作者情绪顿时由平静转向激荡。

王羲之说,人生的快乐是极有限的,待快乐得到满足时,就会感觉兴味索然。往事转眼间便成为了历史,人到了生命的尽头都是要死的。由乐而生悲,由生而到死,这就是他此时产生的哲理思辨。

王羲之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从而进一步深入地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产生了一种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文明的思考。

生死既是一种人力不能左右的自然规律,王羲之在文中就难免流露出一种感伤情绪。但到篇末他的情绪又趋于平静,感到人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正因为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他才要著文章传后世,以承袭前人,启示来者。

纵观全篇,本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王羲之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序》才成为千古盛传的名篇佳作。

《兰亭序》这篇文章,具有清新朴实、不事雕饰的风格。语言流畅,清丽动人,与魏晋时期模山范水之作“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迥然不同。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以短句为主,在散句中参以偶句,韵律和谐,悦耳动听。

总之,这篇文章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老庄学说主张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后人以丰富而深刻的启迪与思考。

相关问答
兰亭序主要写了什么故事王羲之的著作《兰亭序》主要
1个回答2024-03-14 11:49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
全文
兰亭序又名?
2个回答2022-10-06 07:15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
兰亭序是什么?
1个回答2022-09-10 10:42
是王羲之在兰亭的地方游玩写的兰亭集序,兰亭序就是根据这个改变过来的!
兰亭序?
1个回答2023-04-20 11:40
人教版的高一下册有~~
兰亭集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00:13
《兰亭集序》故事: 永和九年(公元 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约集了41位好友,在兰亭举行修禊活动。原来,按照古时候的风俗,每年春秋两季,人们要到水边嬉游,从而消灾解厄,这种活动就叫做“修禊( x...
全文
关于《兰亭集序》有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19:48
谢安石就是东晋宰相谢安。谢安听到郗昙的话后开口吟道:相与欣佳节,率尔同褰裳。薄云罗阳景,微风翼轻航。醇醑陶丹府,兀若游羲唐。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接着,谢万、谢绎、徐丰之、虞说、庾友、庾蕴、袁峤...
全文
兰亭序的由来有哪些?
1个回答2023-04-09 13:35
王羲之在兰亭下写来的
出自兰亭集序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9 02:30
出自《兰亭集序》的成语: 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游目骋怀 群贤毕至是一个成语,读音是qún xián bì zhì,指贤能者齐集,济济一堂,都汇聚在这里。出自晋·王...
全文
兰亭集序
1个回答2024-02-10 17:34
兰亭序 作者: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
全文
兰亭序全文
1个回答2024-02-12 15:41
兰亭序全文 (晋)王羲之 X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