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周恩来有关的历史故事

2024-01-05 05:27

1个回答

恩来总理的故事,

一、巧拒老部下的礼物

现在某些领导干部总是以“碍于情面”为由,欣然接受下属的“土特产”。

周总理巧拒老部下礼物的故事,他们该好好学学。

有一次,福州军区副司令员龙飞虎就托人给总理送来一筐桔子,很新鲜,说请老首长尝个鲜。

总理见到桔子,说:"我不需要。"

大家劝:"已经送来了,还能再送回去呀?"

总理说:"你们问问这一筐多少钱?"

赵秘书打电话问过之后,报告总理:"一筐25元。"

总理吩咐:"你给他寄50元去。"

赵秘书说:"是25元。

你多寄他会退回来的。"

总理说:"就寄50元,多余的钱叫他处理,不这样做就制止不了他。

我多付钱,他以后就不再送来了。"

果然,龙飞虎以高出一倍的价钱"卖"给总理一筐桔子,以后就再也不敢给老首长送东西了。

他说:"送东西就等于敲总理竹杠,谁还敢送啊?"

二、随时记着公私两本账

周总理吃饭自己付钱,这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这是因为周总理随时记着公私两本账。

公就是公,私就是私,公私要分明。

所以每次付钱,又会有不同的小故事。

有一次,总理在北京饭店接见外宾。

接见结束后,总理感到有些饿,就跟值班卫士张永池说:"有点饿了,咱们吃点便饭吧。"

那是一般客饭,很快就吃完了。

张永池一算帐,吃了两元八角。

不要以为这是优待价,总理从来不允许优惠,严格要求按市价收付款。

那个年代的钱同现在不同。

可是,张水池这次糊涂了。

心里算了帐,楞是忘了给钱,追在总理 *** 后边上了车。

还没坐稳,总理就问:"给了钱没有?"

"哎呀,"张永池叫一声,"糟糕,忘给了!"

"快给我把钱送去!"总理生气了,大声训道:"要会算经济帐,公私算分明,不然怎么行?"

公私分明,清清白白,堂堂正正,这就是周总理。

所以曾经在周总理身边工作过的人说起时,都说敢向全国人民保证:总理一生奉献,即便日常生活也从没占过公家一分便宜!

三、不许到小卖部买东西

总理外出,无论住交际处、招待所还是宾馆,都要求工作人员不许在小卖部买东西,他自己当然更不会去买。

因为那是清廉的时代,也是物质匮乏的时代。

建国后,我们开始模仿苏联的经济模式,搞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后来又摸索自己的路子,却始终不能摆脱物质匮乏的阴影笼罩。

直到改革开放,才终于摆脱这一阴影,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繁荣之路。

物质匮乏的年代,商品分配是个大难题,配发几十种票证也解决不完这个难题。

于是,各省、市、自治区的交际处都设立了小卖部,卖紧俏商品,将质高价廉的商品供应首长和外宾。

总理对这种小卖部是很有看法的。

有一次去昆明,总理自己掏钱请随行人员吃了顿炒鳝鱼丝,饭后大家说说笑笑在院子里散步。

"小卖部开了。

"有人说,"进去看看吧?"

"你们不要去那里买东西,那里面有名堂!"总理皱起眉头说:"什么内部价格呀,你们不要占这个便宜,要买什么到街上去买。"

"街上没有。

"不知谁小声嘀咕一声。

"有就买,没有就不买,干吗非买不可?"总理指指小卖部,"搞了这种特殊,再讲清廉也是虚假的。

人家5元钱买不到的东西,你l元就买走了,你的100元工资就变成500元了么。

你再跟群众说你只有100元工资,那算清廉还是算骗人?"

四、能不能把我碗里的饭弄软一点?

随着年龄的增大,周总理工作量不减,饭量不减,但是变化还是在悄悄发生……

总理喜欢和群众一道吃饭。

在田间地头,他与农民一道吃饭;在工厂矿山,他与工人一道吃饭;在招待所、饭店,他喜欢和服务员一道用饭;在水库工地,他和民工一块啃窝头咸菜……

有一次,总理陪外宾外出参观。

那几天他吃饭很费力,吃得慢,吃得少。

工作人员心里很犯急。

在参观大寨的前后,在一次行动前,工作人员想到他吃饭的费力,忙问:"总理,你身体不舒服吧?"

"不,我身体很好……"总理说得肯定。

"总理,你肯定有什么事吧?"

"嗯,"总理略一沉吟,望住工作人员,用商量的语气说:"这次活动,吃饭要一起吃。

你看,能不能设法把我碗里的饭弄软一些?"

"可以。

饭都是盛好了才端上来么。"

"搞特殊了。

"总理笑了笑,有些不安和苦涩。

他忽然轻轻叹出一口气:"唉,我的牙齿已经全松动了……"

总理发出这声轻叹时,工作人员看清了他变得灰白了的头发;曾经英气勃勃的脸孔已经血肉耗尽,脸孔和脖颈的皮肤松弛下坠,并且出现了老年斑;他那威武明锐的双眼也深深地凹陷下去……

工作人员没有忍住泪,慌忙退出屋,到一个角落里,大哭了一场……

相关问答
哈哈怎么跟金高恩在一起恋爱史?
1个回答2022-12-09 01:52
直接sghfhhbv
周恩义的简介
1个回答2024-04-07 11:53
周恩义,男,烂李退休前是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当年在部队一次训练中,他的左膝盖受伤致残,至雹唤今每半个月要去医院抽一次积液,一年到头一天24小时的疼。到兴隆台工作20年,他没吃过一...
全文
跟恩有关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7 01:40
恩的成语 : 恩断义绝、 忘恩负义、 恩将仇报、 感恩戴德、 恩同再造、 小恩小惠、 恩怨分明、 恩重如山、 知恩报恩、 知遇之恩、 再造之恩、 大恩大德、 恩荣并济、 ...
全文
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
1个回答2023-11-15 00:27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学党史,95年波澜壮阔的风雨历程。岁月如歌,在95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书写了一幅幅精彩绚丽、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从1921年的南湖起锚扬帆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枪杆子里出政权...
全文
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
1个回答2023-11-21 11:37
建党90周年“学党史 颂党恩 跟党走”征文:走过风雨 九十年前,中国在风雨中漂泊,在沉沉黑夜中蜗行、摸索是您,是您,革命的火种——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照亮了她前进的隧道。您之到来犹如春风拂过大地,神州遍开...
全文
为什么史家把周分为“西周”和“东周”?
1个回答2022-12-29 00:50
不知道π_π
历史上著名的感恩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0 20:18
您好:历史上著名的感恩故事我说几个自己知道的吧。 李宗仁幼年的教师曾其新,驼背弯腰,人们戏称“曾背锅”。别看其形陋貌丑,李宗仁先生却敬若父辈。因曾年老无依,长期随军,由李宗仁出钱奉养。李宗仁还在司...
全文
历史上著名的感恩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12 00:48
历史上著名的感恩故事有:李宗仁、俞伯牙、韩信。 关于感恩的名人事例一 李宗仁幼年的教师曾其新,驼背弯腰,人们戏称“曾背锅”。别看其形陋貌备慎丑,李宗仁先生却敬若父辈。因曾年老无依,长期随军,由...
全文
恩阳区的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4-14 04:45
宋永华(1964.1-)男,恩阳区渔溪镇人。英国皇家工程院、英国核电公司、西门子公司讲座教授。现任浙江大学副校长。 张世盖(1918-2000)男,恩阳区人。曾任第二炮兵副参谋长、司令部顾问,196...
全文
历史上有名的快意恩仇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15:34
伍子胥鞭尸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