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成功和他身边的人有什么关系?

2024-01-04 15:35

4个回答

都知道,想要获得成功,交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

一个人的“圈子”是否能够成为他的人生助力,是通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从诸葛亮的身上我们就能看到,他的成功有一半要得益于他的“圈子”。


首先,来看看诸葛孔明的师长圈;

根据《襄阳记》的记载,诸葛亮的“伯乐”正是庞德公。在诸葛亮游学期间,隔三差五便会到庞德公家中拜访。久而久之,庞德公对这个彬彬有礼的后生产生了好感,并给他引荐了一个重量级的大人物——名士司马徽。

司马徽,便是桃李满天下的“水镜先生”。但是,诸葛亮在水镜门下究竟学到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仅凭水镜先生对诸葛亮“卧龙”的点评,就让诸葛亮年少成名,成为了诸侯圈里炙手可热的人才。

其实,诸葛亮天生奇才,自然不缺乏智商和才华,他所缺乏的正是眼界和机遇。所以,庞德公和司马徽无疑是诸葛亮人生中的贵人,他们赋予了诸葛孔明出人头地的资本和机会。


其次,是亲戚圈;

很多人觉得,诸葛亮能够发迹,靠的是自己的本事和运气,实则不然。

要知道,诸葛亮的两个姐姐分别嫁到了蒯氏和庞氏,这两个家族都是荆州地区举足轻重的名门。虽然,史书中没有过多提及诸葛亮与两位姐姐之间的故事,但两大家族势必会给诸葛亮一定帮助,这是毋庸置疑的。

此外,在诸葛亮的亲戚圈里,给他最大助力的无疑是他的老丈人黄承彦。提起黄承彦,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替陆逊化解八卦阵的老头。但实际上,黄承彦亦是荆湘地区的名士,他的学识和眼界足可与庞德公、水镜先生比肩。

要知道,当时荆州豪门蔡氏将二女嫁给了刘表和黄承彦,这足以说明黄承彦是荆州城里拔尖的青年俊杰。于是,靠着老丈人的关系,诸葛亮虽隐居家中,却能时时掌握天下动态。在刘备造访草庐时,诸葛亮一口气说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规划,其中,自然离不开老丈人提供的信息渠道。

试想下,一个寻常乡野村夫怎会如此洞悉天下大势?诸葛亮若无准确的信息源,怎会将国家形势分析得头头是道呢?


最后,看看诸葛亮的同窗圈;

中国人讲究人情世故,同窗之谊向来是重要的交际圈。

那么,诸葛亮有哪些知名同窗呢?

第一个,是司马徽私学出身的庞统,庞统的能力自无需多提,他或许是三国时代唯一一位水平能与卧龙比肩的角色。

此外,襄阳人向朗亦是诸葛亮的同窗好友,年轻时的向朗与徐庶走得比较近。更何况,从向朗后期担任蜀汉左将军的情况来看,他与庞统一样,都得到了老同学的照顾,成功跻身蜀汉名臣。


第二个,在诸葛亮的同门中,还有一个知名度不太高的尹默。

尹默精通经史子集,在出师后常年从事文化教育工作。在投身蜀汉以后,尹默被诸葛亮任命为军师祭酒,位高权重。正所谓“出门靠朋友”,诸葛亮的朋友圈同样是他获得成功的绝佳助力。

三国时期,襄阳地区有这样一句顺口溜,“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说的就是出身于马氏的名士马良马季常。他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诸葛亮在信中称马良为“尊兄”。要知道,时人仅会对同族同辈的长辈用这句敬语。所以,诸葛亮极有可能已与马良义结金兰,或两人之间有亲缘关系。

由此可见,这位位列“蜀汉十四文臣”的名士,显然是诸葛亮从政的一大臂膀。


除马良、习祯之外,诸葛亮和崔州平、石韬、孟建、徐庶这几位名士都关系匪浅。

因此,从诸葛亮的“圈子”里,我们能看到这样的事实:一个人获得成功绝不是运气使然,不论身怀多大的能力和才华,也不可能真的“横空出世”。一个人的成名,肯定要经过前期大量的准备。诚然,知识的储备和眼界的提高是重中之重,但“圈子”的作用亦不容小觑。

倘若翻开蜀汉“关系图”我们便能轻易发现,绝大多数蜀汉能臣都与诸葛亮有非同一般的关系。那时候,诸葛亮与这些能臣名士相互提携、激励,使他们的事业不断拔高。故此,诸葛亮的“隆中十年”绝不是简简单单地耕种隐居,而是对“圈子”的营造,眼界见识的积累。


其实,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都是综合因素的影响。但自身的能力还是非常的重要,如果自身不够强大,怎么会吸引那么多的名士与自己结交呢?这从诸葛亮自身的能力,就可以看出。所以,不管是谁,都会拥有自己的“圈子”,可这个“圈子”中的人却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关系到自己的各种际遇。

诸葛亮的成功与他身边的人有着很大的关系,首先,如果没有刘备的青睐的话,他就不会成为蜀国的宰相,其次,如果他的身边没有五虎上将的话,他也不能够成功的将自己的计划实施出来,所以说,每个人成功的背后,都有着一个强大的团队,对于诸葛亮来说也是如此。
第1领导很赏识他,刘备一直很重用他,让他的才华得以发挥,第2同事和下属很尊重他,不会给他使小辫子,让他能全力工作。
诸葛亮在通往成功道路上的每一步都和自己身边的人有着莫大的关系。
首先就是他的恩师,同时也是他仕途的引路人司马徽。水镜先生在当时拥有极高的威望和成就,所以诸侯都对他敬重有加。正是因为他的推荐,才让诸葛亮能够卧居草庐却能够被刘备寻到。
其次就是他的岳父黄承彦。黄承彦亦是荆湘地区的名士,他的学识和眼界足可与庞德公、水镜先生比肩。有这样一位岳父,诸葛亮自然不必担心自己的前途会暗淡无光。
最后就是诸葛亮身边拥有五虎上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诸葛亮的战法再高明还是需要将领去执行,正是因为拥有五虎上将这些能人,诸葛亮的战法才能充分展现出来。
相关问答
想了解诸葛亮,有什么关于诸葛亮的好书推荐?
1个回答2023-08-17 13:22
卧龙传意 诸葛天随论
诸葛亮小时候的故事,中诸葛亮的道理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1 04:01
人名:诸葛亮 诸葛亮从小就好学,总想着多学一会儿。 教书先生带来一只公鸡,总按时叫,叫了先生就下课放学,诸葛亮讨厌那只鸡,总不让他学多一点的知识,回到家还抱怨,和家母说后,请求帮助诸葛...
全文
诸葛亮是什么时期,什么国的什么,到处流传着有关诸葛亮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5-24 07:50
三国时期 蜀汉 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
全文
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1个回答2022-09-15 03:57
六出祁山 七擒孟获
诸葛亮一生功绩有哪些?
1个回答2023-02-03 12:41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句诗句就能表达他的功绩了
正史中,诸葛亮会不会武功?诸葛亮的武功有多高?
3个回答2023-01-22 21:28
诸葛亮会武功,只是在武功跟智力方面对比的话,武功就显得不值一提了,以为他的才智多谋已经为他自己的发展展示了很大的优势。
诸葛亮的名言,关于诸葛亮的俗语成语
1个回答2024-02-11 21:27
1.有那些关于诸葛亮的名言、成语、俗语(外加怎么来的)? 诫子书 三顾茅庐 七擒孟获 既生瑜 何生亮 2. “问渠那得清如许_,为有源头活水来”;“____无可奈何花落___,似曾相识燕归来”“_沉舟...
全文
诸葛亮的后代都有谁?诸葛亮后人如今都在何处
1个回答2024-03-26 01:56
诸葛乔、诸葛瞻、诸葛攀、诸葛尚、诸葛京。 1、诸葛乔 诸葛乔(204年~228年),三国历史人物,字伯松、原字仲慎,官至翊武将军。 他本为诸葛瑾次子与胞兄诸葛恪在吴国的名声颇大,后被过继给诸...
全文
有一个故事说司马懿去找诸葛亮干什么,然后问了诸葛亮手下关于诸葛亮吃多少饭的问题。手下告诉他诸葛亮由
1个回答2024-02-01 23:21
  且说孔明自引一军屯于五丈原,累令人搦战,魏兵只不出。孔明乃取巾帼并妇人缟素之服,盛于大盒之内,修书一封,遣人送至魏寨。诸将不敢隐蔽,引来使入见司马懿。懿对众启盒视之。内有巾帼妇人之衣,并书一封。...
全文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为什么才华不如诸葛亮?
3个回答2022-11-24 10:58
个人的才能跟自己的好学程度看书的多少,以及自己的天赋有关系,诸葛亮的儿子天资并不聪明,也没有诸葛亮勤奋好学。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