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思乡小故事150 字

2024-01-04 02:40

1个回答
倪萍手记:谁解思乡情?和季羡林老人一起回家有感

  我们都曾体味过回家的感觉,无数种千差万别的回家的滋味,只要你能说得出来,都会入情入理。唯有跟随季羡林老人的这次回家,让我不知为什么总是伤感,细细品味不知是什么滋味。

  一个九十岁的老人,一个国学大师,选择了他出生的日子回家。家,实际上已经没有了,父母不在了,兄弟不在了,儿孙也不在,连老房子都没有了,回家看谁?可季老依然那么急切地往家奔,一上午的慢车在季老来说就像是坐飞机。他说:“现在回家便利多了,京九线路过我们家门口,一刹儿就到了。”整整五个小时季老一直精神极好的看着窗外的庄稼,那天正好赶上大雨滂沱,季老像个孩子一样,反复说他从小就喜欢下雨天,只要下雨,他的心情就格外地好。我问为什么,季老说:“我老家那个地方雨水很少,没河没海,没山没岭,下点雨存在洼地里,土坑里,村里有些水,好些日子村庄上的景色就大不一样。庄稼就有水喝,小孩子大人们也都有了洗澡的地方……”

  我一路也在盼着,这回我们将看到的是一个下过大雨的季老的家,一个特别美的官庄。

  官庄的美让我心痛。

  离县城只有三十公里的官庄是个挺大的村子,村里有五百多户人家。有电视的人家不到一半儿,大部分还是黑白电视,于是我在那里出现就被很多老乡误认为我是县里来的干部。官庄的民房还都是土胚垒的,窗户也是中国农村最早的那种木窗棱上面糊白纸的那种,但是家家都特别干净、利落,让人亲切不已。

  官庄人的质朴让我感动。

  8月6号那天是季老出生的日子,清晨我们摄制组是和太阳一起走进官庄的,我们是想赶在季老回官庄给父母上坟之前拍拍官庄。一进官庄,我们知道来迟了,因为官庄那天家家户户都早起了,六点多钟许多好热闹的小孩子、妇女已经聚集在街头了。村庄的街道被人打扫得一尘不染,虽然是土路、土房子,可你竟然会觉得这是乡亲们用乡情为季老铺下的一块块最松软的最好的地毯。我被感动了。

  更让你感动的是村里许多人不知道季羡林是多么了不起的人,更不知道他如今的身份是什么,他对中国的贡献是什么,他们只知道他是官庄人。

  上午八点季老回家了,“家”里有上千人在村口等着他,年长的年少的都往前拥挤着想看看这个奇怪的官庄人。

  没什么两样嘛,一件旧的的确凉白衬衫里套着一件圆领汗衫,一条绸子裤好像洗得次数太多了而泛白且短在脚脖子之上,这就是人们在这里等候许久了的“家”里人?一个普通的小老头,季老不停地握着每个人的手,嘴里说着什么也听不清。但是你从他那平静的脸上还是能看出:季老激动了,因为到家了。

  官庄以盛产大蒜而出名,这里的蒜个大、肉香,家家门口的院子里都像拍电影一样挂着一排排“大辫子”优质蒜,有一个老乡不知我是干什么,一个劲地问我:“你们要不要大蒜,五毛钱一辫,要多少都有……”我要是有车真想拉回一车,不是需要,而是真的想成全官庄这位老乡的这笔“生意”,多好的大蒜!

  季老带着从芝加哥回来的孙子季泓在他爹娘坟前长跪不起,那一刻,原本像开了锅一样的官庄安静了,小孩们不懂事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大人们懂事是因为这一刻谁都理解了这普天下最容易懂的一种感情,谁没有爹娘,谁没有儿女,谁没经历过生离死别……

  一个满肚子文化的人,和官庄最普通百姓一样,给爹妈的坟前摆上了双亲生前最爱吃的点心、水果,还有鸡鸭鱼肉。我相信躺在坟里的那两位老人一定是心满意足了,他们的儿子,唯一的儿子,在他九十岁的时候还回来看望父母,这不也是父母最知足的事吗?

  在回北京的路上,我们把和季老的这期《聊天》节目的主线理出来了,乡情、亲情、一个国学大师的故乡情……

  电视啊,你有时候的手段和人间的真情相比真是太生硬太冷了……

  季羡林与倪萍聊天:九十回望 人生有悔

  
季羡林先生散文《永久的悔》节选

  我在母亲身边只呆到六岁,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了。特别有一点,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我曾经暗暗立下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的身边。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相关问答
明月是故乡季羡林批注
1个回答2024-02-14 14:19
 夜晚,捧读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集,先生在一篇《月是故乡明》的文章中写到:“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不由得想起自己故乡中秋节的月亮。      眼看今年的中秋节即将来临,离家在...
全文
<<月是故乡明>>季羡林
1个回答2023-07-31 17:21
1.《月是故乡明》以其特有的清新、自然的笔调向我们展现了故乡那温馨的迟基夜晚,那恬淡的运乎明月,童话般美妙的童年,给人一种亲切的感受,使我们感受到了作者那深切旁旦悉的思乡之情。 2.思乡之情是苦的,...
全文
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出自哪里?
2个回答2022-12-27 19:02
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是选自那片文章的
季羡林的世记
1个回答2024-01-31 06:02
季羡林(1911- )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早年留学欧洲,上世纪40年代回国后,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
全文
季羡林的读书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02:52
季羡林对正课不感兴趣,却喜欢读“闲书”。所谓“闲书”,就是旧小说。他叔父是个古板人,不允许他看这类书。可季羡林面对桌上的《四书》少理会,而是看《彭公案》、《粗岩济公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
全文
季羡林写的
1个回答2024-02-02 01: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季羡林之死
1个回答2024-02-18 11:43
北京7月11日电 据北大方面消息,今天早上9点,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于今晨上午9时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 据编辑刘琪鹏连线季羡林的弟子钱文忠消息,钱文忠表示自己一早已经得知此消息,对季...
全文
季羡林的诗有哪些
1个回答2022-05-09 19:39
《月是故乡明 》
季羡林《我的童年》全文在哪里?
1个回答2022-06-18 03:20
他的童年是悲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