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随机应变的例子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2024-01-03 18:16

请举出名人随机应变的例子(越多越好)好的加分
3个回答

1、有一个外国记者问周总理:“你们一直对外都说中国好,中国好。既然中国好,那林彪为什么还要往外国跑呢?”周总理没有说话,只是走到窗前打开了窗子,意味深长地说:“你看,外面的空气这么好,但苍蝇为什么总要往厕所跑呢?”

2、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主动过来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这时很多人在围观,看周总理如何处理。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他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扫了几下,然后走到拐角处,把这个手帕扔进了痰盂。他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

3、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时,有一次参加一个宴会,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发言,前面几位口若悬河、洋洋洒洒。轮到他发言,他放弃了准备演讲的东西,上台说:“天下的演讲无论如何都少不了标点符号,今晚,我用的是句号。”说完便鞠躬下台。

4、古代的晏婴是一个非常善于随机应变的人,他的随机应变更多地表现为机智。晏婴出使楚国时,楚灵王处处刁难晏婴,在宴会上,楚灵王一见到晏婴,马上问:“齐国是不是很缺乏人才?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矮子来出使楚国?”晏婴却不慌不忙:“大王,齐国人多着呢。国都临淄人口百万,每人呼一口气,可以呼气为云,每人淌一滴汗,可以挥汗如雨。行人来往川流不息,摩肩接踵,又怎么能没有人才?只是敝国有一个规矩,贤明之人出使贤国,不肖之人出使不肖之国,大人出使大国,小人出使小国,而今我无才无德又最不肖,只好来楚国为使,希望大王原谅。”楚灵王自讨没趣,一时无言以对。

5、明代才子解缙,思维敏捷,聪颖过人。一天,曹尚书邀解缙过府吟诗,要他当场作鸡冠花诗一首。解缙不假思索随口吟道:“鸡冠本是胭脂染,”首句刚出,曹尚书忽然从衣袖里取出白鸡冠花道:“不是红的,是白的。”解缙不慌不忙接口吟出:“今日为何浅淡妆?只因五更贪报晓,至今戴得满头霜。”曹尚书听罢,不禁连连点头称好。

6、明成祖朱棣钦点解缙为翰林学士,命他主编《永乐大典》。解缙得以侍奉于皇帝左右。成祖经常出一些难题考他。一次,皇帝道:“爱卿,寡人有位后妃夜里生了个孩子,你替朕做一首诗吧。”解缙立即吟道:“吾皇昨夜降金龙,”朱棣道:“是个公主,不是皇子。”解缙马上改吟:“化做嫦娥下九重。”朱棣道:“可惜已经死了。”解缙接口道:“料是人间留不住。”朱棣道:“已命太监抛入金水河里去了。”解缙续吟道:“翻身跳入水晶宫。”朱棣听了哈哈大笑道:“爱卿真是随机应变的奇才啊!” 

7、《高祖本纪》记载,刘邦与项羽对峙于荥阳时,项羽的部下一箭射中了刘邦的胸口,而刘邦当时竟“乃扪足曰:虏中吾趾!”意思就是,“你竟然只射中了我的脚趾!”说明刘邦的聪明绝顶,显出刘邦具有条件反射一般迅速而自然的紧急应变能力。

8、某次,柏林空军军官俱乐部举行盛宴招待会,主宾是有名的乌戴特将军。敬酒时,一位年轻士兵不小心将啤酒洒到了将军光亮的秃头上,士兵吓得魂不附体,手足无措,全场人目瞪口呆。面对颤抖的士兵,乌戴特微笑着说:”老弟,你以为这种治疗会有效吗?”在场的人闻言大笑起来,难堪的局面即刻被打破。 

9、美国的总统林肯正在演讲时,一位先生递给他一张纸条,林肯拆开一看,只有两个字一”傻瓜”。林肯镇静地说:”本总统收到过许多匿名信,全都只有正文,不见署名,而今天正好相反,刚才那位先生只署了自己的名字,却忘了给我写信。”

10、司马光小时候,和几个小朋友在庭院里玩捉迷藏的游戏,其中一个小孩儿不小心掉进了装满水的大水缸里,司马光急中生智,用大石头砸破了水缸救出了小伙伴。

拓展资料:

随机应变:读音 suí jī yìng biàn,是一个成语,机,时机,形势。意思是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应变能力是当代人应当具有的基本能力之一。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比过去成倍增长的信息,如何迅速地分析这些信息,是人们把握时代脉搏、跟上时代潮流的关键。它需要我们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所面临的变化和压力与日俱增,每个人都可能面临择业,下岗等方面的困扰。努力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对保持健康的心理状况是很有帮助的。

  名人随机应变的例子:
  1.有一天,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先生被邀请作演讲嘉宾。他的司机对他开玩笑说:“我经常听到你在车中预备演讲,听得多了,我也可以一字不漏地背念出来。”爱因斯坦听罢就说:“那就好极了,我昨日整天都在做研究工作,疲倦得很,况且邀请我演讲的机构与我素未谋面,你大可替我演讲,我做你的司机好了。”演讲当晚,司机果然一字不漏地念出爱因斯坦惯说的演讲内容,令在场的人佩服不已,连坐在观众席最后排的爱因斯坦,也频频点头称是。
  可是,演讲完结后,突然有一位年青科学家,追问了一个颇为深入的问题,那当然是司机的演讲以外的资料,全场都等待着这位冒牌科学家的答复。出乎意料之外,他竟然气定神闲地开始回答说:“年青人,请恕我直言,你刚才的问题实在太简单,甚至可以说是个蠢问题,假如你不信的话,我可以证明给你看。这问题简单得连我的司机也懂得如何回答。”跟着,司机便邀请爱因斯坦上台作答,并且在掌声雷鸣之下离开会场。
  2.三国时期,吴国大将鲁肃邀请庞统去见孙权。孙权看见庞统浓眉黑脸,心中不高兴,就问庞统有什么特长。庞统回答说:“何必拘泥于某一项本事,顺应时机的变化而灵活应付而已。”孙权没有看中他,让他退下回家。庞统仰天长叹而回。
  3.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先是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这时很多人在围观,看周总理如何处理。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他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扫了几下,然后——走到拐角处,把这个手帕扔进了痰盂。他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
周恩来是一位博学多谋、辩才杰出、富有幽默感的人。在长期对外交际中,周恩来以幽默一次次地巧解人意,化险为夷,深受众人的敬佩。

— 次,他接见美国记者,对方不怀好意地问: “ 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马路呢 ?” 他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 “ 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叫马路。 ” 对方又问: “ 总理阁下,在美国,人们都是抬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为什么都低着头走路呢 ?” 他又微笑道: “ 这个问题很简单嘛,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的,而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要低着头走路了。 ” 寥寥数语,使对方哑口无言。

— 次周恩来举行记者招待会,介绍我国建设成就。一个西方记者说: “ 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 ?” 周恩来委婉地说: “ 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吗 ? 有 18 元 8 角 8 分。 ” 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 “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 10 元、 5 元、 2 元、 l 元、 5 角、 2 角、 l 角、 5 分、 2 分、 1 分的 10 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 18 元 8 角 8 分 ……” 在高级外交场合,他同样显示出机智过人的幽默风度。 1972 年 2 月,他陪美国总统尼克松参观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南京长江大桥。当踏上引桥时,尼克松突然问: “ 总理阁下,请问南京长江大桥每天有多少人经过 ?”

“ 总统阁下,南京长江大桥每天有 5 个人经过。 ” 看到对方发怔的样子,他又自豪地解释说: “ 每天经过南京长江大桥的人是工、农、兵、学、商,不是 5 个人吗 ?” 尼克松听后, “ 啊 ” 了一声,随即连连点头赞叹。

50 年代的一天,周恩来设宴招待外宾,正当宾主围着工艺品般的佳肴赞不绝口时,突然,用笋片刻成的一个中国民族图案,在汤里一翻身变成了 “□” ,来宾大吃一惊,面面相觑。这时,周恩来神态自若,随即解释道: “ 这不是法西斯的标志,这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的一种图案叫 ‘ 万 ' 字,象征 “ 福寿绵长 ' 的意思,是对客人的良好祝愿。 ”

转而,他又爽朗地说: “ 就算是法西斯标志也没关系嘛,我们大家一起来消灭法西斯,把它吃掉。 ” 顿时,宾主哈哈大笑,一会儿就把这道菜吃个精光。

周恩来婉言护国宝

北京城里的雍和宫改成喇嘛庙时,石狮被移到南面的牌坊院内。代替它们的是一对古铜铸造的巨狮,各高 2 米 多,被安置于雍和门(天王殿)前东西两侧,以镇守整个喇嘛庙。这对铜狮子造型生动,神情活泼。东面的雄狮,前爪戏弄着一只乡球,形象妩媚可爱。两面的雌狮,前爪抚按着一头仰面朝天、四爪嬉闹的小狮,流露着母爱之情,在这佛门善地里,连凶悍的狮子仿佛都有变得温顺可爱多了。与众不同的还有狮子的腿部雕石鳞片,脖子的彩带上系有两个铜铃、三个缨络。别处的铜狮却吸有一个铜铃、两个缨络,腿部也没有鳞片图案。正是这种设计上的别出心裁,使这对铜狮别具一格。

这对铸造精美奇异的铜狮子,显示了我国古代铜铸艺术的光辉成就。它们不仅为国内人士所珍视,也引起外国人的注意和兴趣。 50 年代初,一位欧洲国家的外交官,对雍和宫这对乾隆年间铸造的铜狮子发生了很浓的兴趣。他三番五次来游览,在铜狮子面前一站就是很久,一会儿摸摸狮子的爪,一会儿拍拍狮子的背,真有点儿爱不释手的意思,有一天,他终于沉不住气了,找到了当时的主持喇嘛,提出用 50 万元的高价,购买这对铜狮子,主持喇嘛听了,笑着说: “ 狮子乃镇寺、之宝,岂能失之 ……” 过了些日子,这位外交官又来了,他许诺说: “ 我巳和我的国家说好,买回去之后,照原样再铸造一对铜狮子送回来 ” 。结果又被喇嘛们婉言拒绝。但这位外交官并没有打消头念。有一次他见到周恩来时,又提出要购买铜狮的要求。周恩来非常幽默而风趣地说: “ 如果你喜欢,可以去多看几遍嘛!你们国家的人民也喜欢的话,也可让他们来中国,到雍和宫去欣常一下嘛,这样还可以增强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嘛。 ” 这位外交官听了周恩来的回答,只好打消了购买铜狮的念头。
相关问答
古代随心而为的事例说明
1个回答2023-07-29 06:40
庄子。最随心而为的人
古代随心而为的事例说明
1个回答2024-03-17 05:38
庄公梦蝶,神游物外,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归隐 ,李白仗剑远游,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有“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他们都曾随性而为。
随机应变的实例
1个回答2024-04-07 21:51
鸿门宴 这个虽说有萧何谋划,但是刘邦,樊哙等人的随机应变能力也可见一斑
有什么随心而行的事例啊?急!!!求解答!
1个回答2024-05-01 19:53
人生便是如此,其实我们都一样,但是不一样的是心态。从一扇窗看去,你看到的是寂寥的天空,还是满园的芬芳?所以,态度决定高底,心态很重要,我们应该学会看开,学会看淡,学会一切顺其自然,既然我们无愧于...
全文
求随机应变的故事。实例。书。电影。口才类的也可以。。
1个回答2024-03-06 19:00
快速性。快速性是指回答问题的人要立即回答,立即作出反应,不容许慢慢思考后再去回答,再去反应。如果慢慢思考后再去回答,再反应,那就不能算作随机应变了。有一个吝啬的财主,对长工特别刻薄。给长工吃的粥可以照...
全文
随意后注意的经典例子?
1个回答2024-02-19 01:13
1、随意注意也叫有意注意,指的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是在不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实际事例:瞄准射击。 2、不随意注...
全文
求中学生随笔例文
1个回答2024-02-17 00:29
例文啊~~ 我想你可以看看《读者》《青年文摘》《意林》这类杂志 里面的很多小故事都可以称作随笔 随笔和日记其实比较像 一定要注意纪录思想上的东西,而非经历本身 要写有价值的东西,有...
全文
随心所欲的例子(3个)
1个回答2024-02-20 01:50
suí xīn suǒ yù 成语:随心所欲 - 【***_net 汉 典 网】 【解释】:随:任凭;欲:想要。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出处】:《...
全文
关于随遇而安的例子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19 05:17
大文学家苏东坡曾经多次被流放,可是,他说,要想心情愉快,只需要看到松柏与明月也就行了。何处无明月,何处无松柏?只是很少人有他那般的闲情与心情罢了。如果大家都能够做到随遇而安,及时挖掘出身边的趣闻...
全文
随遇而安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3-02 13:49
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不思进取,收复山河,任金人铁骑践踏中原。 皇帝好象是叫赵构 另有诗佐证,“直把杭州作汴州”,可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