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国

2024-01-02 05:56

1个回答
【原文】

九年春,雍廪杀无知。公及齐大夫盟于蔇①,齐无君也。夏,公伐齐,纳子纠。桓公自莒先入。秋,师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公丧戎路,传乘而归。秦子、梁子以公旗辟于下道,是以皆止。鲍叔帅师来言曰:“子纠,亲也,请君讨之。管、召,雠也,请受而甘心焉。”乃杀子纠于生窦,召忽死之。管仲请囚,鲍叔受之,及堂阜而税之。归而以告曰:“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公从之。【注释】①院(ji):鲁国邑名,在今山东枣庄附近。②雠(chóu):同“仇”。③税:通“脱”,解开绑缚。

【译文】鲁庄公九年春天,齐国大夫雍廪杀了公孙无知。鲁庄公

春秋左氏传和齐国大夫在蔬地结盟,是因为此时齐国没有国君的缘故。夏天,鲁庄公讨伐齐国,护送公子纠回国即位。而齐桓公从莒国抢先回去成为国君。秋天,我军和齐军在乾时交战,我军溃败。庄公丢弃战车,乘坐轻便的车子逃回鲁国。他的车夫秦子和梁子打着鲁国旗帜躲在小道上,因此都被齐军俘获。鲍叔牙率军,代表齐桓公对鲁国说:“公子纠是齐君的亲人,请贵国为我们讨伐他。管仲和召忽,是齐君的仇敌,请把他们交给我国使我们得以安心。”于是就在生窦把公子纠杀死,召忽也自杀了。管仲请求把自己带回齐国,鲍叔牙接受了,行至堂阜时就为管仲松了绑。回国后,鲍叔牙向齐桓公汇报:“管仲的政治才能比高傒强,可以让他做宰相。”齐桓公听取了他的建议。

【思考】

本篇讲述了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主位的故事,对齐相公抢先回到都城即位的历史一笔带过,着重描写了管仲被俘后,鲍叔牙不计前嫌,推荐管仲担任宰相一事。体现出鲍叔牙不吝私心,唯才是举的高尚品质。读史明智,鉴往知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鲍叔牙无私举贤 ,即使在当今也很有现实意义。
相关问答
春秋齐桓公叫,什么名字
1个回答2022-11-26 20:38
姜姓,吕氏,名小白
齐桓公争霸中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1 07:39
齐桓公伐楚:鲁僖公四年的春天,齐桓公率领诸侯国的军队攻打蔡国。蔡国溃败,接着又去攻打楚国。   楚成王派使节到齐军对齐桓公说:“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 因此牛马发情相逐也到不了双方的疆土。没想...
全文
齐桓公争霸中的故事
1个回答2022-07-09 10:37
齐桓公想统一天下
齐桓公争霸
1个回答2024-02-23 02:37
A,因为管仲的改革主要是剥夺了贵族的许多特权,从而增加了齐国中央的整体实力,但是管仲和鲍叔牙死后,齐桓公极度昏庸,亲信小人,国力很快衰退。
春秋时期,齐桓公留下了什么典故
1个回答2024-01-24 20:31
管仲拜相 九合诸侯 尊王攘夷
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11 22:16
齐桓公称霸讲的是齐桓公在位期间,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
全文
春秋时期齐桓王应燕国请求
1个回答2024-02-17 02:35
齐桓公 公元前663年,北方的燕国(都城在今北京)派使者来讨救兵,说燕国被附近的一个部落山戎侵犯,打了败仗。齐桓公就决定率领大军去救燕国。齐国大军到了燕国,山戎已经抢了一批百姓和财宝逃回去了。齐国和...
全文
齐桓王是齐桓公吗
5个回答2022-08-28 19:34
没有齐桓王这个名字,是齐桓公。历史上是有齐桓公这个人物的,他是春秋五霸之一。
齐桓公和齐桓有区别吗?
1个回答2023-08-23 15:20
不一定,要看语境。 在古文中,绝大多数情况,只要提到“齐桓”,基本就是“齐桓公”。 但是, 在现在语境中,“齐桓”,可能只是个普通人名的可能性也不小。
齐桓公叫什么名字 扁鹊见齐桓公是怎样一个故事
1个回答2024-02-23 11:52
扁鹊是春秋末年时期的名医。齐桓公是齐国的君王。他第一次召见扁鹊时,扁鹊说齐桓公的皮肤里有病,用汤药可以医治。齐桓公不信自己有病,不予理会。第二次,扁鹊说病入血脉,用针灸可以医治。齐桓公仍然不信。到...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