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艾吕雅《我们俩》爱情诗赏析

2023-12-31 08:32

1个回答

〔法国〕艾吕雅《我们俩》爱情诗鉴赏

〔法国〕 艾吕雅

手挽着手就我们俩

无论在哪也感觉是回到了家

天色漆黑树影憧憧

在屋里在炉火旁

阳光炎热街头空荡荡

人群向我们投来不解的目光

身边的人理智或者疯狂

与孩子或大人相依傍

爱情丝毫不神秘

我们俩就是明证

相爱的人总感觉是回到了家

(李清安 译)

人人都想有个家,人人都想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人人都想有个温暖的港湾。但人们还有个最深的渴望,便是给灵魂找个家,让灵魂拥有一个宁和的港湾。

艾吕雅的《我们俩》便是告诉人们,灵魂的家园在哪里,心灵泊在何处才享受到宁和与安定。“手挽着手就我们俩/无论在哪也感觉是回了家”。爱,两个人彼此挚深地相爱,灵魂便有了归宿,心灵便不再飘泊。在人生的旅路上,就两个人,只要手挽着手,彼此挽住一份关爱,挽住一份扶持,挽住一份实实在在的依托,便不论走在天涯,或是屐履海角,都会感到心的宁和,灵的慰藉,都仿佛在家里一样。这一句以“家”为喻,形象而贴近地传达出爱情给人的那种温馨、宁和、慰藉的感觉。接这一句总括之语后,诗人列举出人生旅途中的种种历境,人可能面对的种种世态情形,进一步阐示意旨。“天色漆黑树影憧憧”,这是一种阴森可怖的氛围,象征了人生就如自然一样,不可能是空中总挂一轮艳阳。太阳总有落山的时候,夜晚也不会都有月亮那一朵金色的花瓣伴你徜徉。而人处在厄运围困的时日,拥有一份爱和没有爱的心灵会全然不同,没有爱的心灵就如树影憧憧的暗黑之夜,冷森森的无一丝温暖,无一丝安慰,相反,被爱接纳抚慰的心灵,则如英国著名诗人劳伦斯所言:“心中一小片静静的内核,像一朵紫罗兰的眼睛”,可以化育出无限的温婉,光明。“在屋子里在炉火旁”,这是一种温暖但不免孤寞的氛围,远离了人群,回锁小屋,漫漫长夜,一点炉火,这时多么需要一段故事或是一首夜半的歌。相爱,便正是一段冬天里的童话,鼓荡着炉中火焰。正是一支小夜曲,缩短着深长的暗夜。温暖有爱的家,不会让人觉得长夜难熬的。“阳光炎热街头空荡荡”,这是一种热灼,苦闷孤独的氛围。而置身于这迫人的苦闷中,只要拥有了爱,便会有一缕情愫的风划破日光的炎热泻下一道道凉爽,浸泽灵府,催开心春的绿韵,不会再觉得心街空空荡荡。“人群向我们投来不解的目光”,这是一种不被人理解,或掺杂了误解毁谤的氛围,是置身于泛泛人群里的孤独。误解的目光有时可以宰割人的灵魂,窒息人的灵魂。可是一旦拥有了一份“手挽着手”的爱,便不在乎别人的目光了,爱是一道温暖的屋檐,可以遮挡住世俗的风风雨雨。“身边的人理智或者疯狂”,这是一种难于相处,缺乏合谐的氛围。太理智者怀若抱冰,用冷冷的鼻子讥刺火热的恋情;丧失理智者则用疯狂的辱骂糟踏着纯情。可是如果两个人“手挽着手”,心屋便会树起一道围墙,耳朵听不到“理智”者的讥刺和“疯狂”者的羞辱。假惺惺的倡德倡道者在真正相爱者的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与孩子或大人相依傍”,这是一种合谐的氛围,人一旦拥有一份爱,心便浸润在一种充实、喜悦、愉快的情绪中,那么不管和什么人相处,不管和谁在一起,都会因这份心理的愉悦造成一种温婉的合谐。“爱情丝毫不神秘/我们俩就是明证/相爱的人总感觉是回到了家”。以上列举种种人生情境之后,呼应前文,迭咏复唱,强调爱情是为心灵所设的栖息之地,因而“总感觉是回到了家”,就这么简单,一点不神秘。这首诗是体尝到爱的人的现身抒述,是心灵不再飘泊者的畅美之声。这是抽取了所有相爱者的通感体味,所以对爱的感觉捕捉得准确至绝。

诗的风格亲切素朴,诗中一再出现“我们俩”,读来仿佛有一双相爱的男女,手挽着手,掬着满足、幸福,快慰的笑意站在面前,婉婉道来:“相爱的人总感觉是回到了家”,“我们俩就是明证”,使人不得不为这两人亲历的感觉所打动,所感染。这种素朴之风产生一种吸摄人的魅力。然而,此诗素朴而不平俗,在娓娓道来之中,却又意象贯穿,一句一句铺列象征、暗喻,寓抽象于形象,使人在一个一个立体镜头中玩味其中或阴冷、或孤独、或苦闷、或空虚、或不合谐、或合谐的种种氛围。值得说明的是这种种意象排列,初读有支离破碎之感,东一句,西一句;天上一句,地下一句;冷一句,暖一句的,中间夹有大块空白,显得断断续续,无逻辑关系,可是恰恰是这种表象上的残缺零碎,才适意地表达了意绪的复杂、跳跃,在跳跃中却不离爱的“感觉是回到了家”这一中心意旨。这种表达方式,使诗人沿循潜意识轨迹自由舒展地讲求张力,追求弹性。语言也是素朴平实之中藏了灵智的。

相关问答
艾青的《火把》的赏析
1个回答2024-03-08 06:15
在《火把》中,艾青主要描写了唐尼这一女性形象,展现了她在火把游行夜思想情感的变化。对这首诗,当时人们的反应不一,有肯定的,也有批评的。批评的目标多指向诗中唐尼的爱情经历,其中,壁岩的批评较引人注目...
全文
英国诗人艾略特的《空心人》的赏析(4)
1个回答2024-02-20 01:43
从诗人的诗句里,读到的是一种焦虑,一种对眼前事物的厌倦。但不表明,就此丧失斗志,从“摸索 ”“重现”“永恒的星星”“仅有的希望”这些动词或表意象的物来看,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能看到自己内心所需的东西...
全文
艾青诗选《梦》赏析
1个回答2024-01-24 15:38
艾青的诗选《梦》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以一个梦为载体,将诗人对自然、生命、人生的感悟和体悟娓娓道来。 在《梦》中,艾青以群山、翠绿的色彩,以及日暮余晖等元素,描绘出一幅秀丽的山河画卷。他...
全文
世说新语雅量故事人物赏析?
1个回答2024-03-13 05:11
一、赞许王羲之处事坦然不慕权门;肯定郄太尉善于识人。 二、原文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
全文
艾青诗选《窗》赏析
1个回答2024-02-05 12:09
作品赏析:丛蔽 这首诗的构思非常奇特,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诗以窗为中心,一层一层展开。“在这样绮丽的日子/我悠悠地望着窗”,一般来讲,诗可能沿着“望着窗”实写下去,在窗里望见她,望见她的神情或其...
全文
梦(艾青)赏析
2个回答2023-04-24 00:20
《梦》 一艾青 醒着的时候, 只能幻想, 而梦却在睡觉的时候来访, 或许是有朋友来自远方。 钢丝床上有痛苦, 稻草堆上有欢晤。 匮乏时的失窃, 富足时的矢窃, 不是一场虚惊, 就是苦有所失。
艾青《透明的夜》赏析(有急用哇)谢谢
1个回答2023-08-06 01:31
还没有去看呢
牧童 吕岩 赏析
1个回答2022-09-03 20:35
注解: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注...
全文
艾青篝火赏析
1个回答2022-11-15 17:14
艾青的《火把》中,想要表达的情感就是让人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吝啬自己的有限生命,而应该在有限的生命中努力前进,像火把一般燃烧,照亮人生。 诗作《火把》写于1940年5月初,是他的10多部叙事长诗中,最为...
全文
我的季候艾青赏析
3个回答2022-08-31 08:09
对于诗人来说,秋季的雨天更容易陷入思考,抒发感情。 雨在这首诗中,代替行人的角色打开了漫步者的视野。雨零落地飘散在各个地方,感受着世态。 经历过四季之后,对这含有无限懊丧的秋色感慨深刻。 的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