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原文和翻译及赏析

2023-12-23 18:36

1个回答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是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的信中的一个片段,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该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与朱元思书原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译文

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长着绿的透出寒意的树,山峦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争着向上,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越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

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与朱元思书赏析

本文是用骈体写成的一篇山水小品。一共140多个字。骈文常用四字六字组织,故亦称“四六文”。但文章又有异于当时一般的骈文,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骈文形式上的束缚,体现了可贵的突破与创新。

首段是总写全景,写出富春江山水之美。第一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绘的是远景,极目远眺,风停雾散,高爽晴空一尘不染,天山一碧,景象清新而壮阔。这既绘写景色,又暗点惬意畅游的季节。秋天特有迷人景象深深吸引作者,于是泛舟江上,兴致分外盎然。第二句,由远及近,由景及人,写的是泛舟情景和畅游心情。“从流飘荡”,既写小舟沿江逆水而上的情态,又抒写心中随顺追趣之情。一中路美景收不尽,只好“任意东西”以饱眼福。第三句进而写出作者游踪,统观“自富阳至桐庐”百来里的山光水色之后,作者由衷赞叹:沿江奇山异水,天下无与伦比。

相关问答
与朱元思书 的赏析
1个回答2022-11-06 00:50
本文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山水道德的优美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世俗的心态
与朱元思书赏析
2个回答2022-09-25 02:55
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与朱元思书名句赏析
1个回答2022-10-28 09:30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赏析:对比,以箭与飞奔的马来比水,突出了水流急速的特点.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赏析:从视觉方面正面描写了山,化静为动,体现了山之高. 2...
全文
关于《与朱元思书》的赏析
1个回答2023-04-05 10:01
处世思想;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
朱自清《春》赏析?各段赏析?
2个回答2022-11-26 23:07
朱自清的春,赞美春天的生机勃勃,万物复苏,以及春回大地的温暖,一年之计在于春,散文的每一段里都无一不在透露着这种对春天的情感,赞美与讴歌。
与朱元思书中部分句子赏析
2个回答2022-10-16 04:37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赏析:对比,以箭与飞奔的马来比水,突出了水流急速的特点。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赏析:从视觉方面正面描写了山,化静为动,体现了山之高。 2.鸢飞戾天者,望...
全文
赏析朱自清的《春》
1个回答2022-06-02 00:33
我说的是: 富有表现力的词
朱自清《春》赏析
1个回答2022-10-11 14:16
进一步写出春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这样比喻,渐次排比,气势迭起,戛然有力的归结全文
赏析 朱自清《看花》
3个回答2022-07-13 08:45
朱自清这篇《看花》的散文,写扬州人家是如何种花、买花、赏花的。 朱先生是扬州人,他对家乡的生活习俗是很了解的。在扬州人家的住宅小院里,的确如朱先生所描述的那样,常常是筑上一座花台,养上几十盆花木。应...
全文
《春》朱自清,8,9,10节赏析:
1个回答2022-12-20 12:57
飞3飞去问去问去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