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其人亡其世虽贤弗行矣什么意思

2023-12-22 01:53

5个回答
意思是有了有才能的人,却没有其发挥才能的社会环境,虽然有有才能的人也是不行的了!
您好,亲。意思是说,天和人是两码子事,且各自有其不容、相侵、不宜相混的相应职守与行为方式。
亡,同“无”,没有。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有贤德的人,却没有发挥他才能的盛世。即使有贤德才干,也不能有所作为。强调了,德行是自我修养,但要有所作为还需时势的客观因素。
在考古出土文物的《郭店楚简》(书括号笔者编纂所加)中有一篇被题名为《穷达以时》的短文,这里便可以看作天人为二或天人有分的代表作,其文曰:有天有人,天人有分。察天人之分,而知所行矣。

这里的“天人有分”和“天人之分”的“分”字应该读作去声,如名分、职分之“分”。这么几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和人是两码子事,且各自有其不容、相侵、不宜相混的相应职守与行为方式;为人者认清此等分职守,便知道哪些是人所能办的事情,哪些事情只得听命于天了。值此,必须说明的是,它这里所谓的天,不是神格的,也不是道德的,而是命运的天,即宿命的天,其具体呈现的面目则是文章接着所谈的“世”“时”“遇”。

如“有其人,亡其世,虽贤弗行矣。苟有其世,何难之有哉!穷达以时,幽明不再。遇不遇,天也。”

以上即便如此作为佐证,在文中还列举了许多历史传说的圣贤穷达的例子,如大舜躬耕于历山、伍子胥“前功而后戮”等例证,以示天人非-1-和人之承运于天。同样的思想和故事,在《郭店楚简》编纂中的《荀子》《孔子家语》《韩诗外传》《说苑》短文中亦频频出现,如下所说:

夫贤不肖者,材也;为不为者,人也;遇不遇者,时也;死生者,命也。今有人不遇其时,虽贤,其能行乎?苟遇其时,何难之有!——《荀子·宥坐》

贤不贤者,材也;为不为者,人也;遇不遇者,时也;死生者,命也。有其才不遇其时,虽才不用;苟遇其时,何难之有?——《说苑·杂言》

这些论说中所谓的“世”,有如《庄子》所说的“人间世”,或人世、世间之“世”或人类世界之义;其所谓的“时”,相当于《孟子》所说的“彼一时,此一时”,或时势、时运之“时”。至于“遇”,所指的则是机遇,特指“利见大人”或江湖上所谓的“得贵人扶持”知遇之类的意思。所有这一切机遇时运被称之为“天”的现象,说穿了,其实就是社会心理学中人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就是各种社会条件、社会力量——政治生态文化状态,它在此起彼伏生灭消长中所构成的态势,尤其是有意说时势能造就英雄出来的时运。佛教传入东土之后,则以此说辞溶入佛经中解释为“缘起缘合”“因果报应”哲理。在通常情况下,这种环境、态势或时势,莫言不仅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且这个“天”以其君临人世间的强加于人形势,鬼使神差,呼风唤雨,左右着人们的祸福,并且安排着人们的命运。于是,它便被尊之为天,尊之为与人隔绝的,冥冥之中,祸福谕旨的天。值此,让我们在这里回顾一下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的天意,他说,在中国文字中“天”一词至少有五种意义:①物质之天;②主宰之天或意志之天;③命运之天;④自然之天;⑤义理之天或道德之天。

总之,上述《郭店楚简》文中表现为“世、时、遇”的天,这是从文字中一望便可知的,应该算作命运之天,这在佛教中表示为“缘”或“缘起”,而在现代白话文语系中即便表述为机会或机遇。即便如此,能够善用自我理性的人都可知道,本来就没有什么命运之天。那么,这个被古人深信不疑而作为凌驾于人的命运之天,究其实际,并非真正是什么超人的力量,而只不过是异化了的人为之力量,只是表现为“天”了的“人格”而已,准确一点说,它就是人群的集体力量,或者今天的人们叫它为社会力量。

我们都知道人是社会的智能动物,人必须组成社会并归属社会方能生存。而社会的组成,虽则未必如《社会契约论》[2]所说的那样——人们靠着交出自己的自然性自由以换取应得的生活保障。但社会只要一旦存在,它就成为一种客观的独立于个人之外的实体,具有其权威的“看不见的手”规范着人们的行为、驱动着人们的沉浮,这是人类学与考古学认识各个历史阶段社会时期的人所感受到的不争事实。于是,本来是由人们自己所组成的社会,而到头来却成了超人的神圣客体,本来是人们自己的力量,却表现为支配人们命运的无形力量。人类史上自有社会以来,迄今为止,人类尚未走出这么一个噩梦般的阴影,尚且无能为力地彻底摆脱这种作茧自缚的命运之天。打从它的出现,竟然会是人类永远无法走出去的一个阴影,也许,人类永远挣脱不了所谓“天网恢恢”的“暗无天日”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发布于 2 年前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0

分享

评论 0
有没有什么好看的睡前小甜文?
有其人,亡其世,虽贤弗行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天下无道,时世不济,那么,即使很少人能够理解或者根本没有人理解,也应坚信自己的学说。
这句话出自《郭店楚墓竹简穷达以时》中所说:“有其人,无其世,虽贤弗行矣。”如果天下无道,时世不济,那么,即使很少人能够理解或者根本没有人理解,也应坚信自己的学说。
正确理解本章,是正确认识《论语》全书乃至孔子生平思想的关键。关于对本章新的理解,已有学者加以指出,如刘家齐:《“学而时习之”章新解》
相关问答
有其人亡其世虽贤弗行矣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08 05:30
在考古出土文物的《郭店楚简》(书括号笔者编纂所加)中有一篇被题名为《穷达以时》的短文,这里便可以看作天人为二或天人有分的代表作,其文曰:有天有人,天人有分。察天人之分,而知所行矣。 这里的“天人有分...
全文
贤者弗琉盖尔去哪了
1个回答2023-08-14 15:11
去贤者之塔了。弗琉盖尔是由长月缓首拆达平所创作小说《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及其衍生作品的登场角色。作品中当扰枣代剑圣莱茵哈鲁特和弗琉盖尔前往贤者之塔寻求贤者的帮助,结芹族果依然被贤者无差别狙击,...
全文
死亡飞车老弗兰克是谁演的
1个回答2024-04-17 17:58
杰森 .斯坦森
美再现"弗洛伊德式死亡" ,什么是“弗洛伊德式死亡”?
1个回答2023-02-17 20:07
就是被人压制住强迫地跪在地上,头部被控制住让其无法呼吸,最终窒息而亡。
曰:“夫贤者说以不为存而亡者,何也?”御曰:“ 天下无贤而君独贤,是以亡也。”翻译
1个回答2022-12-02 14:55
贤明的人是应该安乐长存的,而我现在却亡命出走,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车夫说:“天下的君王都是些昏聩庸碌的人,他们妒忌您。因为您是唯一贤明的君王,所以 要亡命在外。
死亡细胞贤者之石有什么用
1个回答2023-03-19 08:01
死亡细胞贤者之石可以帮助你成人形。 在TV中,人造人靠贤者之石变成人形,因为他们都是别人妄图想要炼成人体时制造出的失败品,就像爱德的母亲,是不成人形的,之后就要靠贤者之石成人型。 贤者之石也是...
全文
魏忠贤不死,大明不亡,但魏忠贤最怕的人是谁,曾吓得大哭?
3个回答2022-11-09 10:35
这个人就是孙承宗,他非常厉害,魏忠贤可能怕他会阻碍自己的发展道路。
汉昭帝刘弗陵,是一个贤明的君主吗?
2个回答2023-01-30 12:26
是一个很贤明的君主,他让汉朝更加的辉煌,并且他下达了很多命令,对汉朝都非常的好。
弗若之矣中弗若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2-07-29 16:48
“弗若之矣”中“弗若”是“不如”的意思。
弗若之矣。 弗若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2-09-14 21:55
弗,不的意思;若,比较的意思 弗若就是比不上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