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多少字

2023-12-18 15:57

1个回答

伤寒论三万五千多字左右。

拓展资料:

伤寒论=全书共十卷,计有药方一百一十三张,载方剂剂型33种,涉及方剂学诸多内容,如配方、剂量、煎服法、剂型、用药方法及禁忌等,对后世方剂学发展有重大影响。书中许多配方的组方原理和用药法则被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

如桂枝汤的发汗解表作用,是通过扩张皮肤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使营卫调和而达到“遍身漐漐微似汗”的目的。此外,书中记载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如“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种因人而异的灵活的辩证方法被广泛采用。

又如“表证仍在,故复工发表。”明确指出了有表证存在时,必须继续用解表药治疗。这些宝贵的经验,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伤寒论》所反映出来的整体观念、以阴阳为总纲的辩证思想,对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整体观念的理论是《伤寒论》的重要思想之一。六经各有其功能,六经之间又有相互关联,在脏腑之间则有脏腑之间的联系和制约。转归的关键。

这种扶正的思想不仅体现在一方之中重用补益药,还体现在各方之中不峻用苦寒药。《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四诊八纲是中医辨证的纲领,理法方药是中医治疗的原则、程序和方法。

张仲景把望闻问切四诊与理法方药融为一体、丝丝入扣地阐述辨证论治。同时,《伤寒论》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特点以及与发病的关系,从而说明了脏腑经络是辨证的基础。

此外,《伤寒论》提出了六经分证纲要和治则治法,以六经主证作为分辨该病各种病变部位和主要证候类型的共同规律,确立了分证原则、方法和各证之间的关系,还指出了各种证型的禁忌。

伤寒论所记载的治疗八法和方剂配伍规律、剂型选择、用药方法、用药适应症和禁忌等治疗原则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问答
伤寒论那一本好?
4个回答2022-12-09 00:30
南中医的第四版《伤寒论译释》,有各家注解,而且排版印刷都非常好。 可以作为《伤寒论》研究的宝典。 如果一般看看可以用学院的教材。
伤寒论谁讲的最好
1个回答2024-03-13 16:36
刘东军老师的《易演伤寒论》
伤寒论讲义的内容简介
1个回答2024-05-27 20:07
《伤寒论讲义》以明代赵开美复刻的宋本《伤寒论》为蓝本。内容断白“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至“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共计10篇,398条,113方。每章标题下加“导学”内容,主要介绍本章需要掌握、...
全文
伤寒论和伤寒杂病论的区别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1-25 07:38
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是张仲景着作者。伤寒论是人体感受外邪,正气不敌邪气,或邪气过于强盛时就会发病。伤寒包括温病,现在的流感,热病,湿温病,原名叫伤寒杂病论,后把杂病合在金匮要略中
伤寒论是谁的
2个回答2022-10-04 01:45
是张仲景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原本是一本书 叫伤寒杂病论 是张仲景总结东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撰写的 也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 有完备的理法方药 自仲景以后没有一部医书如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影响之深远
伤寒论与内经的关系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0 02:57
伤寒论与内经的关系是:都是中医经典。 我国现有的两大医学体系,一个是以《黄帝内经》、《难经》为一体系,一个是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一体系。前者简称为内经体系,后者称为伤寒体系。两者各有自己的...
全文
伤寒论是谁的
1个回答2024-03-17 11:13
是张仲景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原本是一本书 叫伤寒杂病论 是张仲景总结东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撰写的 也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 有完备的理法方药 自仲景以后没有一部医书如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影响之深远
《伤寒论》
1个回答2024-04-28 22:52
讲的最好的是《易演伤寒论》。 《易演伤寒论》是1800多年,继张仲景医圣之后,唯一能从伤寒论真正的立法之本来注解伤寒论。 第一,《刘东军易演伤寒论》彻底解决了“伤寒论的立法之谜” 第二:《刘东军...
全文
伤寒论的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5-08 16:40
《伤寒杂病论》共16卷,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该书流传至宋代,后由林亿等人整理校定的。在中药方剂方面,《伤寒论》载方113首,使用药物达214种,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
全文
伤寒杂病论中的伤寒
1个回答2023-09-12 07:05
《伤寒论》书睁春名中的“伤寒”指的是病的来路、病的区域,指人体伤于外邪后的演变。 太阳为寒水之经,主周身皮毛,为人体最表最外一层正早辩,凡邪外犯,无论风寒暑湿燥火,首先从皮毛入,伤人最外一层,也就是...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