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逸待劳的故事典故

2023-12-15 19:27

1个回答

以逸待劳的故事典故如下:

道家思想提倡的“以逸待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重要的一种生存哲学。典故中,有许多例子可以表达这种思想,比如“以逸待劳”和“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观念都反映了智慧和灵活的针对方案。其中以逸待劳的故事尤为精彩,是经典故事之一。


以逸待劳的故事发生在战争时期的中国。有一支装备齐全的军队准备攻打一个小城镇,然而百姓们早已听闻战事,做好了防备。他们准备在城门口为坚守城镇的士兵提供食物和水。于是,他们很早就开始准备,当敌人的军队到达时,他们竟然用他们自己弄的深沟大壕挡住了城门口。


敌人一见到这个意外的情况显然很惊讶。然后,他们在城门外设立了营地,开始了长时间的围攻。百姓们也通过微弱的压腔声、战斗声和营地外的陈列让敌人感到他们有无数箭支。在城镇坚守的士兵没有任何攻击与反击,敌人很快就精疲力陶、疲于应对、物资消耗,最终不得不放弃了进攻的打算。


故事所反映出的“以逸待劳”思想,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策略。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一定需要用更大的力量去解决它,有时候还可以采用另一种策略:竭尽全力让自己进入到一个更加舒适的生活状态,提升自己的能力,等待机会。如果我们在一个等待的状态中,我们会更加灵活地应对困境,更加容易抓住自己的机会。


此外,在商业活动中,“以逸待劳”也广泛存在。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经常会放慢,没有冒险,留存储备,并在适当的时候使用坚实可用的资源和金融工具。企业家需要对市场风险透彻地了解,提前做出布局,以便在适当的时候从市场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总之,“以逸待劳”是一种随时可以使用的策略,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商业领域中,都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应对策略。

相关问答
以逸待劳的逸的意思
1个回答2023-11-15 04:15
以逸待劳的逸的意思是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最早出自于春秋·孙武《孙子·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后人延伸出成语“以逸待...
全文
以逸待劳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1-23 17:28
以逸待劳多指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让敌人来攻,然后乘其疲劳,战而胜之。成语出自《孙子兵法·军争》。 以逸待劳释义 逸:安闲;劳: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
全文
以逸待劳的故事典故
1个回答2024-01-20 14:20
在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待敌军疲劳时出击取胜。《孙子兵法·军争》:“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出处 《后汉书·冯异传》:“夫攻者不足;守者有余;今先据城;以逸待劳;非所以争也。
以逸待劳故事五十字
1个回答2024-01-20 20:00
 西汉末年,陇甘军阀隗嚣脱离刘秀,去投靠在四川称帝的公孙述。刘秀大怒,派兵去攻打隗器,结果反被隗器打败。   刘秀再派征西大将军冯异,前去占领枸邑。隗器得到消息,命令部将行巡立刻去枸邑抢占有利地...
全文
成语:劳逸结合
1个回答2024-01-26 04:40
劳逸结合 láo yì jié hé [释义] 逸:原指安乐;安闲。这里指休息。工作和休息相结合。指既要积极工作;又要适当休息。 [正音] 逸;不能读作“tū”。 [辨形] 逸;不能写作“益”;...
全文
什么叫以逸待劳,出自哪里
1个回答2024-02-24 01:45
yǐ yì dài láo [编辑本段]释 义 逸:安闲;劳: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予迎头痛击。 [编辑本段]出 处 《孙子·军争》:“以近待远,以逸待劳,...
全文
和劳逸结合相关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6 06:43
与劳逸结合意义相同的词语 ----【近义词】:有劳有逸
劳逸结合的名人名言
1个回答2024-03-28 03:06
列宁: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 【劳逸结合的方法】 觉得学习首先要有兴趣,你不能把学习当作是一种负担,而要当作是一种快乐,你要把精力投在学习上,而不是别人推一下,你再下一次功夫。 [劳逸结合的好处] ...
全文
“以逸待劳”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0-03 12:10
您好,以逸待劳(拼音:yǐ yì dài láo)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庆闹于春秋·孙武《孙子·军争》。 以逸待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誉宽罩。在句中作谓语、...
全文
以逸待劳的成语典故
1个回答2024-01-25 13:37
《孙子·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典故】 西汉末年,陇甘军阀隗嚣脱离刘秀,去投靠在四川称帝的公孙述。刘秀大怒,派兵去攻打隗嚣,结果反被隗嚣打败。 刘秀再派征西大将军...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