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能知人中管仲给齐恒公提的建议是什么?用一个成语概括

2023-12-13 20:08

4个回答
管仲的成语很多
你必须先说是哪一段的建议
管仲临终前给齐桓公的建议是用一句成语概括是:
知人则哲:
谓能鉴察人的品行才能,即可谓之明智。
举贤不避亲作为成语叫做
祁奚举午
是晋国的成语典故
晋国祁奚推举他的仇人解狐做继承人和齐国管仲无关
是 举贤不避亲
应该是知人善任(用)吧
管仲的成语很多
你必须先说是哪一段的建议
管仲临终前给齐桓公的建议是用一句成语概括是:
知人则哲:
谓能鉴察人的品行才能,即可谓之明智。
举贤不避亲作为成语叫做
祁奚举午
是晋国的成语典故
晋国祁奚推举他的仇人解狐做继承人和齐国管仲无关
相关问答
管仲相齐的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18 13:05
管仲清楚地看到当时周王室衰败,但是影响力还在,因为毕竟天下各国都是周王分封的诸侯,在讲究仁义的古代,等级森严,礼义廉耻不可不顾,否则便师出无名,大家都不会信服的
齐桓公慧眼识管仲的故事概括?
1个回答2024-01-22 19:41
齐桓公慧眼识管仲故事.1.管仲和鲍叔牙做生意,挣钱后管仲总是把大头分给鲍叔牙,自己拿小头。这就是有名的管鲍分金。2.管仲上阵打仗,别人往前冲,而管仲却往后退。齐恒公知道这是管仲怕自己战死后,老母亲无...
全文
齐恒公管仲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1 12:51
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襄公被杀,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争夺君位。在公子小白回齐国的路上,管仲拈弓搭箭,对准小白射去,小白装死,抄小道回到齐国,成为了齐桓公。小白本想重罚管仲,但鲍叔牙却认为管仲是因为对公子纠忠心...
全文
齐桓公和管仲之间关系的成语
1个回答2022-12-15 00:08
成语是: 任人为贤
齐桓公和管仲之间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08 10:51
老马识途 【解释】: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出自】:《韩非子·说林上》:兄雹“管仲、隰巧卖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
全文
管仲见齐桓公原文?
1个回答2024-03-09 12:19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
全文
管仲和乐毅为什么齐名?
1个回答2024-03-18 05:29
因为管仲成就了齐国,乐毅险些灭掉了齐国,所以管仲和乐毅齐名。 诸葛亮在世的时候,曾自比管仲乐毅,将这两人抬到了相当高的位置。管仲自不必说,他曾帮助齐桓公成就了春秋霸主之位,其推出的政策让齐国持续...
全文
管仲和乐毅为什么齐名?
1个回答2024-05-02 17:13
原因是:管仲成就了齐国,乐毅险些灭掉了齐国,所以管仲和乐毅齐名。 如果说管仲成就了齐国,那么乐毅就是那个毁掉齐国的人。管仲是文臣中的翘楚,而乐毅则是武将中的魁首。乐毅最是擅长的是以弱胜强,这个能...
全文
齐桓公为什么称管仲为“仲父”
1个回答2024-03-13 13:54
管仲是中国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曾经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尊王攘夷,使齐桓公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很尊敬他,由于其名仲,因此以“仲父”称之,意为“仅次于父亲的人”,那么“仲父”这个名称如何产生...
全文
概括一下鲍叔牙和管仲的友情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22:17
管仲和鲍叔牙都是生活在265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齐国人,也都是当时齐国著名的政治家,他俩年轻时就成为了好朋友,后来他们一起经历了许多的风风雨雨。我小时侯比较喜欢读春秋战国这段历史,司马迁在《史记》中也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