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的启示是什么

2023-12-09 06:50

1个回答

文章描述了用桃核刻成的小舟,表明古代工艺的高超境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本文全面具体地介绍了“核舟”的形象,热情赞扬了我国明代的民间工艺匠人的雕刻艺术和才能.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工艺的赞美。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明朝有个手艺奇巧精妙的人,名字叫做王叔远,(他)能够用一寸长的木头上,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全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成的小船,大概刻的是苏东坡泛舟于赤壁之下。

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小船从船头到船尾长度八分多点儿,大约有两个黄米粒(约二黍左右)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

4、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船舱旁边刻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

5、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关上它,就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字的凹处。



相关问答
刻舟求剑的启示
1个回答2024-01-22 05:13
多少字有限制吗 追问:没有 追问:快 追答:
刻舟求剑的启示
1个回答2024-01-23 15:12
  刻舟求剑是由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     这个故事...
全文
成语刻舟求剑的启示
1个回答2024-01-20 16:24
寓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刻舟求剑的道理与启示
1个回答2024-01-22 14:31
成语寓意 主要批评 刻舟求剑是由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 揭...
全文
核舟记怎样介绍核舟的?
1个回答2024-01-22 00:28
核舟记首先介绍了船的大小,高度。然后写中间船舱,再写船头三人,接着说明船尾舟子,最后总括核舟的人数字数等,赞叹雕刻技艺高超。
刻舟求剑启示我们什么?
5个回答2023-11-29 20:30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死守教条,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地点发生了变化,解决问题的途径应灵活有变。
刻舟求剑启示我们什么?
1个回答2024-01-09 07:42
《刻舟求剑》故事启示:刻个记号便于打捞宝剑,原本并无错,可是把记号刻在了移动的船上,那岂不等于没有记号吗?这个故事对那些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看不到事物发展变化的人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故事告诉我们:办事不...
全文
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1个回答2024-01-22 03:39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死守教条,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
核舟记中表示苏东坡故事的依据?
1个回答2024-02-02 07:34
核舟的小窗上,右边刻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出自苏东坡十月写的《后赤壁赋》,而左边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则是苏东坡写于七月的《前赤壁赋》中的名句。用以揭示东坡泛舟时的月夜之景。
舟山核雕的舟山核雕名人
1个回答2024-03-13 16:46
宋水官赵亲龙 姚小高 周雪官 须培金 周建明 顾金方 金云玲 刘小敏(刘敏霞)陈平汝凤伦 周义青 钟火元 须永培 顾林华 肖艳萍 肖艳琴 郇跃庆 任敏华 须浩良 须君亮 陈纪元 王丰 马胜华 孙小明...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