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相反的成语

2023-12-04 12:10

1个回答
【北辕适楚】:北辕:车子向北行驶;适:到。

楚在南方,赶着车往南走。

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

【北辙南辕】:①想往南却驾车向北行驶。

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

②车子北往南来。

喻人行无定迹。

【背道而驰】: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

朝相反的方向跑去。

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背道而行】:背:背离;道:道义,正道;行:行事。

背离道义,朝相反的方向走。

指行为偏离正道。

【出力不讨好】:指白费功夫,没有取得成效,相反带来坏的影响。

【戴盆望天】:头上顶着盆子看天。

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愿望不可能达到。

【反其道而行之】:其:他的;道:方法,办法。

采取同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

【反其意而用之】:其:他的;意:意义;用:使用。

指按照与原来相反的意思去引用或使用词语、典故等。

也用来指文艺创作等有创新或突破前人的束缚。

【费力不讨好】:指白费功夫,没有取得成效,相反带来坏的影响。

【否极泰至】:否:坏;泰:好,顺利。

坏的达到极点,好的就来了。

指厄运终了好运就来。

指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高岸成谷,深谷为陵】:谷:两山间的凹处;陵:大山。

高岸变成山谷,深谷变为高山。

比喻世事变迁巨大或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方向转化。

【高岸为谷】:谷:两山间的凹处。

高岸变成山谷。

比喻世事变迁巨大或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方向转化。

【孤秦陋宋】:孤:孤立;陋:鄙陋。

孤立的秦朝,鄙陋的宋朝。

指意在加强中央政权而结果却相反的错误方针。

【极则必反】:指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救经引足】:引:拉;经:缢死。

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

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越做越离目的越远。

【掘地寻天】:掘:挖;寻:找。

挖地找天。

比喻行为与目的相反,违反现实,不可能如愿。

【两得其中】:中:适中。

按不同的要求认为两种相反的表现都各有道理,也都是合适的。

【两极分化】:分成两个集中于相反极端的部分。

【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排糠障风】:扬场而障住风,糠皮排去不了。

比喻行动跟目的相反。

【判若水火】:判:区别。

比喻两者显然相反,互不相容。

【弃明投暗】:指抛弃光明的、正确的,投向黑暗的、错误的道路。

与“弃暗投明”意相反,亦作“背明投暗”。

【器满将覆】:比喻事物发展超过一定界限就会向相反方面转化。

亦以喻骄傲自满将导致失败。

同“器满则覆”。

【器满则覆】:容器满溢,则将倾覆。

比喻事物发展超过一定界限就会向相反方面转化。

亦以喻骄傲自满将导致失败。

亦作“器满将覆”。

【敲冰索火】: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一定不会成功。

【日中必移】: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同“日中则昃”。

【日中必移,月满必亏】:移:迁移。

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满圆就要亏缺。

比喻事物盛极必衰,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日中必昃】: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同“日中则昃”。

【日中必昃,月满必亏】:昃:太阳偏西。

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满圆就要亏缺。

比喻事物盛极必衰,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日中则移】: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同“日中则昃”。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移:迁移。

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满圆就要亏缺。

比喻事物盛极必衰,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日中则昃】:昃:太阳偏西。

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

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月亮盈满就要亏缺。

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昃:太阳偏西。

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月亮到了最圆时就必定开始亏缺。

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扇火止沸】:沸:沸腾,指水滚开。

用扇风助长火势的办法来停止水沸腾。

比喻采取的办法与希望达到的目的正好相反。

【似非而是】:看来与常识相矛盾或相反而事实上却可能是正确的。

【势极必反】:势:形势。

指事物发展到鼎盛时期,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事与愿违】:事实与愿望相反。

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适得其反】:适:正,恰好。

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

【适居其反】: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

同“适得其反”。

【水火不容】:容:容纳。

水和火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根本不相容。

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

【水火不投】:水和火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根本不相容。

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

【水满则溢】:溢:水满外流。

水满了就会流出来。

比喻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向相反方面变化。

【泰极生否】:指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好事会变成坏事。

【天堂地狱】:原为佛家语。

指善人死后升入天堂,恶人死后堕入地狱。

佛家用以劝善惩恶。

后常用以比喻幸福和凄苦两种截然相反的生活境遇。

【物极必反】:极:顶点;反:向反面转化。

事物发展到极点,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物极必返】:事物发展到极点,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同“物极必反”。

【物极将返】: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同“物极则反”。

【物极则反】: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物至则反】: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同“物极则反”。

【相反相成】:两个看起来是相反的事物,实际上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

指相反的东西有同一性。

【小惭小好,大惭大好】:自己感到不满意的,别人却称赞说好;自己感到非常不满意的,别人却大吹特吹。

原用以指斥文风不正。

后比喻世道与自己的愿望相反。

【一反既往】:一:完全;既往:从前。

完全与以前相反。

【一反其道】:一:整个,完全;反:相反;其:他的;道:轨道。

完全与以前的轨道相反。

【以骨去蚁】:用肉驱赶蚂蚁,蚂蚁越多。

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同“以肉去蚁”。

【以火去蛾】:娥喜投火,用火驱赶飞蛾,蛾越多。

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以肉驱蝇】: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以肉去蚁】:用肉驱赶蚂蚁,蚂蚁越多。

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以水救水】:引水来救水灾,水势越盛。

比喻不仅不加以制止,相反更助长其势。

【以鱼驱蝇】:鱼腥能招来苍蝇,用鱼驱赶苍蝇,苍蝇更多。

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引足救经】:引:拉;经:缢死。

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

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越做越离目的越远。

【婴鳞获罪】:婴:触犯;鳞:朝相反方向长的鳞。

因朝向反方向长的鳞而获罪。

比喻臣子因进谏触犯皇帝而获罪。

【止沸益薪】: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

比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指奏相反】:指奏:旨趣。

主要的目的和意图相反,各执己见。
相关问答
正正反,反正正,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反正是易经的什么卦
1个回答2024-02-02 03:58
根据卦主的要求,排盘如下。是风地观化火地晋卦。 乾宫:风地观       乾宫:火地晋(游魂) 六神  伏  神 【本  卦】 【变  卦】 玄武   ...
全文
反省是什么意思?反思是什么意思?思考与反思的方法还有什么
1个回答2024-03-17 09:57
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检查其中的错误。反思和反省意思一样
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飞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6-25 15:55
意思:(做事、思考等)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颠倒过来,颠倒过去。
古的反义词是。古的反义词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1-01 16:53
古的反义词今、新
反义词中意思相反与意思相对该怎样区别?
1个回答2024-02-10 04:45
反义词就是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恰当地使用反义词,常常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相传宋代文学家苏轼有一次从海南岛回来,朋友问那里的风俗人情怎么样,他说:“风俗极善,人情不恶。”苏轼回答得非常简练,但给人...
全文
反:正:反正(    )。
1个回答2024-02-27 02:35
A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反和正两字为反义关系,两个字构成第三个词语。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横和竖为反义关系,两个字构成第三个词语,与题干逻辑关系一...
全文
反应的反义词。
1个回答2024-02-29 02:28
反应的反义词 沉默 无声 安静 恍惚 迟钝 反应近义词: 反响( 注释:回响;反应:她曾经登台演出,~不一 ㄧ此事在报上披露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应( 注释:①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
全文
成语的反义词和反义词
1个回答2024-02-12 15:32
反义词: 拔刀相助【袖手旁观】畅所欲言【隐约其辞】拐弯抹角【直截了当】 近义词: 争分夺秒【分秒必争】弃暗投明【改邪归正】眼高手低【志大才疏】过河拆桥【兔死狗烹】对症下药【因地制宜】转危为安【化...
全文
教学反思是反思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1个回答2024-03-15 17:39
李白家杜甫 | 二级 最快回答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
全文
自我反思就是反思吗?
1个回答2022-12-23 21:09
反思包含自我反思,但不等于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