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不同,永远不会是一路人,只有三观一致的人才能走得到一起

2023-12-04 02:44

1个回答

有个这样的哲理小故事:

一位青年感觉很迷茫,于是向禅师请教。

禅师问青年:“你觉得是一锭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

青年立即答道:“当然是金子啊!”

禅师笑了笑,继续问:“假如你是一颗种子呢?”

青年这才恍然大悟:

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好与坏,看事物的角度不同,答案自然就不同。

只有真正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同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只有三观一致才能走得到一起。

三观不同,永远不会是一路人。

01CY故事

三观不合,不相为友

《易经》:“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人能成为朋友,靠的是相同的志趣,也就是看待事物的立场与观点接近。

真正的朋友应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乃至理想追求,或者说,朋友应该是同道。

相反的情况,古人称之为“道不同,不相为谋”,用现在的话来说,叫做“三观不合,不相为友”。

三观就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三观”不合的人是不太可能做朋友的,勉强不来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三观,才是人和人之间最大的障碍!

三观不合的人,所说的话难有交集,更谈不上碰出火花,寒暄片刻尚可,相处时间稍长,便如鸡同鸭讲,彼此都觉得索然无味,甚至有可能互相伤害。

有一则寓言说,青蛙和老鼠成了好友,想时时刻刻都在一起。

于是,它们把脚绑在了一起。

刚开始,它们在地面上行走正常,还能吃到谷子。

当它们来到池塘边时,青蛙一下就跳进了水里,把老鼠也拖下了水。

青蛙在水里玩得高兴,而可怜的老鼠不会游泳,淹死了。

最后,老鼠的尸体浮上水面,它的脚仍然和青蛙绑在一起。

一只老鹰发现了老鼠,便冲向水面,抓起老鼠,而青蛙也跟着被提出水面,成了老鹰的美食。

三观不同的人密切来往,就像寓言中的青蛙和老鼠,只会给双方带来伤害。

摸不透的心就算了,不必费力去揣摩;看不清的人就远躲,不必劳神去猜测。

人生短暂,精力有限。我们应该将所有倾注于所爱的人、相处愉快的人。

对于那些志不同道不合的朋友,我们大可以选择悄悄离开。

毕竟,谁的生活里也不会缺了一个人就不行。

所谓打交道,交在其次,重要的是有相同的道,也就是“三观”要合。

02CY故事

三观不合,相处真的很累

人和人相处的目的其实有时很简单,就是为了舒服。

就像苏芩所说:“跟谁在一起舒服就和谁在一起,包括朋友也是,累了就躲远一点。”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三观不同的人在相处过程中,就像是鸡同鸭讲,你听不懂我在说什么,我也不愿为你做出妥协,争论不休的结局,就是相处太累。

张德芬老师曾经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

“我一直说,两个人结婚之前一定要至少一起旅行一次,因为旅行是一种非常好的检验两人关系的方式。

不久前,我接到了一个姑娘的来信,她听了我说的,决定和男朋友一起去海边旅行。

结果她男友住酒店总想省钱,根本不管其他就要选那个最便宜的;

两个人去餐厅吃饭,她想吃好一点的海鲜,但男友却说她不会过日子;

在海边玩的时候,她想体验快艇,男友却一直拒绝:‘那玩意儿有什么好玩的,要坐你自己坐。’

......

她说,虽然那场旅行不欢而散,但她很感谢那次体验,让她没有盲目地进入婚姻。”

人和人之间是有磁场存在的,三观不同就像是磁铁的同极,无论如何都无法想吸引,而相似的三观,就像是磁铁的不同极,不由自主的就想靠近。

因为想法相同,可以畅所欲言,尽情诉说;因为三观一致,可以兴致勃勃地谈天说地;笑点一致,可以放声大笑而不怕尴尬。

但如果三观不同,评判事物的角度就会有所不同,与其为了不同的观念去争个遍体鳞伤,还不如聪明点,早早的就分道扬镳。

所以,能让两个人走到一起的,只有三观,没有一个相近的三观,就算有再好的感情,也无济于事。

03CY故事

三观一致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岳飞曾云:“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没有知己,纵然弹断琴弦,也激不起一朵浪花,只是平添一抹悲凄。

朋友不在多,贵在是否能同道,是否能知心。

有时候,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在一起。

和三观一致的人在一起,即使什么也不说,彼此也能心领神会。

李白和杜甫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他们认识的时候,两人相差十岁。

那年的李白正处在人生的谷底,庆幸的是他遇见了杜甫。

两人一见如故,欣赏彼此的才华,意气相投。

他们在精神上有着相同的默契,在三观上有着一致的思想,互相给彼此都带来了启发。

虽然两人只见过三次面,却早已把对方视作知己。

他们“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同往开封、商丘游历,次年他们又同游山东,一起喝酒,赋诗作歌。

三观一致的两人,就像是对方黑暗中的烛火,在人生某些迷茫的时刻,照亮对方。

有句话说得好,人生的奥妙之处就在于与人相处,携手同行。

就像韩寒曾说的那样:

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有谁同行;

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

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与谁相伴。

和不一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和三观相投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和三观一致的人在一起,不仅相处舒适,还会促进彼此的成长。

《千与千寻》有一段话,写得既真实又美好:

人生就是一辆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路口,没有一个人可以自始至终陪你走完,你会看到来来往往,上上下下的人。

如果幸运,会有人陪你走过一段,当这个人要下车的时候,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因为,说不定下一站,会有另一个人陪你走得更远。

三观相合的人会互相吸引,自然而然地聚在一起;

三观不合的人,终会渐行渐远,永远不会是一路人。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要浪费在与你背道而驰的人身上。

正所谓朋友三千,不如知己一人。

三观不合,何必为友。

愿你早点遇到与你三观一致的人。

---end---

相关问答
《永远是春天》电影 观后感
1个回答2024-06-02 17:52
    电影讲述了主人公王永乐,一名19世纪70年代末山东某地的三元村的生产队长,在与癌症抗争之后,在无法预测的有限的生命中出任三元村团支部书记。他带领着一批勇于带头、敢拼愿拼的的优秀农村干部和群...
全文
看完永远的铁道兵,观后感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1-25 21:20
永远的铁道兵观后感 背起了那个行装,扛起了那个枪,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啊你要问我们哪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由中央电视台新影制作中心与中国铁建股份公司联合摄制的十集电视文献纪...
全文
站着不动,你永远是观众
1个回答2023-09-20 01:35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侍或有理想,也不是没有目标,只是,我们想要的太多,做得却太少。理由还五花八门,最后,眼看别人在人生舞台上上演励志或者逆袭戏码,自己成了观众。 想要让自己更积极行动起来,可以试试以...
全文
你站着不动永远是观众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0-04 17:25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始终保持静止不动,那么你就像一个观众一样,无法参与到正在发生的事情中。 这个道理可以用在很多场合,例如在腔局橘职场中,腊空如果你不主动行动、不积极争取机会,就很难得到晋升或加薪;...
全文
你站着不动永远是观众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9-24 12:06
“你站着不动永远是观众”这句话的意孙裤思是,如果你不采取行动去追求自己的目则慎简标和梦想,那么你永远只能充当旁观者和观众的角色,无法真正参与其中,更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 这句话鼓励人们要勇敢地行...
全文
永远的窄口观后感
1个回答2023-11-15 19:19
看了纪录片《永远的窄口》,使我热泪盈眶,十分激动。 窄口精神是灵宝人民精神所在,激励着灵宝人民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中奋勇前进。 该片得益于灵宝爬坡过坎时期的发展需要,得益于战天斗地精神的强大激励...
全文
观看秘乐永远快乐下一句财富的要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3-11 09:12
永远快乐,接下一句,而且押韵的可以是,尽情高歌。结尾的两个字是押韵的哦,而且语义也是相对的
“没有人永远爱你,但永远有人爱你”,你怎样看待这一观点?
3个回答2023-01-26 19:57
我还是比较赞同这个观点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爱你到永远,但是在生活当中会永远有人爱你,这其中绝不是一个人的爱。
致青春的观后感
1个回答2024-03-11 06:00
别去找你的笑点和哭点,去找你的青春和你的爱,然后,它们便会翩然而至了 前几天看了一部叫《SunshineCleaning》的美国电影,看完后我曾在微博写过一句话:“埋伏笔对艺术创作来说绝对是最省事最...
全文
电影《最后的致意》观后感
1个回答2024-03-05 14:57
《最后的致意》故事背景充分结合了英国当时政治、经济的情况,许多人甚至以为真有其人其事。在最后一篇故事中,福尔摩斯虽已处于半退隐状态,但依然宝刀不老,屡屡出山侦破棘手要案;而作者柯南道尔的创作笔法和叙事...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