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治与人治?

2023-12-03 11:14

1个回答

  法治与人治主要区别是个人意志与法律权威孰高孰低。

                              

  法治与人治有三大区别:

  法治与人治区别一:法治是多数人之治,法律是大家合意的表示,全民意志的表示;而人治是一个人的意志,凭批示。如古代帝王经常凌驾于法律之上,仅靠皇帝一个人的意愿来决定。多数人之治和个人之治,都是治理,但意志来源和代表性不一样。这是法治和人治的最重要的区别。

  法治与人治区别二:事先之治还是事后之治。法治是按照事先建立的法律规则进行法律适用,“十二铜表法”,“商鞅立信”,都是事先立了规矩,向社会宣告颁布,令出必行。包括立法者自己,也要坚决遵守,这都是事先立法。而人治是事后立规,便宜行事。发生事件之后,再随机出台处理原则,随势而为,政策治国,跟着社会状况,随时变化。

  法治与人治区别三:是理性之治,还是运动之治。法治是将矛盾带上法庭,理性管理国家。让国家按照秩序,以法治的渠道来解决,稳妥而恒定。而人治是搞运动,像到处游行,把嫌疑人拉到广场上宣判,公开处理,一下子从重打击,一下子从轻放过。我们强调法治,就是要限制那种不受制约的随心所欲的权力。即将权利关到笼子里面。

  法治与人治的三大联系:

  一、法是一种判断是非曲直、惩治邪恶的(行为)规范,是正义的、公平的。

  二、法律是一种活动,是当人们相互间发生争执无法解决时,由廌公平裁判的一种审判活动;是当人们的行为不端、不公正时,由圣兽行使处罚的惩罚活动。

  三、法律的产生、实施离不开廌这一圣兽,它是社会权威力量的代名词,是社会强制力的代表,没有圣兽作为切实保障机制,法律没有神圣性,无法发挥出它的功能、威力。

相关问答
治天下是谁的典故 治天下是出自谁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6-02 23:49
1、半部论语治天下是罗大经说的。 2、“半部论语治天下”典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光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
全文
修身治家齐家治天下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7 03:01
“修身立命,安邦定国”。其意为通过明确自己的信念和目标,来让自己头脑清醒,是非曲直分明。正念分明后就要努力在待人处事的各方面,做到真诚二字,努力断恶修善,久而久之自己的修养就起来了,有智慧了。把自己...
全文
一个男孩给人治病只治活了一个人。儿童读物
1个回答2024-01-27 21:59
这个月就有点残忍了, 小孩子应该多接受一点正能量的东西, 不要给他们残忍的东西, 他们以后会自己体会的。
治标不如治本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4 18:28
一个人若是经常咳嗽,以为找一点止咳药吃了渐停嗽,隔几天又是嗽不停,照样同样处理,周而复始就恐怕是气管或是肺的问题,若不去s光透视就不叫治本的问题了!
治标不治本是成语么?
1个回答2024-02-21 17:48
算的吧。这是一个中医的名词. 标,是指表面的病征,而本,是指引发病征的源头. "治标不治本"是指,消除了表面的病征,却没有根除引发疾病的原因. 和"斩草不除根"的意思一样。治:治理;标:树...
全文
多发性硬化怎么治?能治好吗?
1个回答2024-03-14 06:49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青壮年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变,西医尚无特效疗法。处方:云苓、白术、生地、熟地各20g,独活、桑寄生、当归、白芍、桑枝、杜仲各15g,秦艽、牛膝、羌活各12g,防风、川芎、桂枝、川...
全文
治标不治本是成语么?
1个回答2024-02-26 06:14
算的吧。这是一个中医的名词. 标,是指表面的病征,而本,是指引发病征的源头. "治标不治本"是指,消除了表面的病征,却没有根除引发疾病的原因. 和"斩草不除根"的意思一样。治:治理;标:树梢,指事物枝...
全文
治标不治本是成语么?
1个回答2024-02-15 02:17
算的吧.这是一个中医的名词. 标,是指表面的病征,而本,是指引发病征的源头. "治标不治本"是指,消除了表面的病征,却没有根除引发疾病的原因. 和"斩草不除根"的意思一样.治:治理;标:树梢,指事物枝...
全文
地里中为什么"治湖必治江,治江必治山”?
1个回答2022-12-18 21:21
因为治理湖泊,离不开各大河流源头地区的主动策应,离不开各大河流上游地区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各大河流沿岸地区的积极参与。所以治湖必治江。 而治理江河,离不开水源发源地山脉的治理,离不开沿江山川绿化的治理,...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