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徙木立信体现了什么样的绩效管理

2023-12-02 10:47

1个回答
商鞅徙木立信体现了——有令必行,取信于人的绩效管理。

在生活中,诚信是评价一个人道德好坏的重要标准。同样,在治理国家方面,“民无信不立”乃是治国的根本原则之一。通过商鞅立木取信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发现,若要树立威信, 必须要言而有信,不仅要言必信,还要行必果。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人,从而取得成功。
相关问答
商鞅徙木立信说明了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5-22 17:07
商鞅世睁徙木立信中徙木立信的意思是指通过使人搬动木头而树立威信,而使公众信服的行中哗为,说明的道理是需要确立一种政权的公信力,因为当时卫鞅初入秦地并深感秦的弊政,政出多门、政令不清,百姓对官府...
全文
商鞅的徙木为信典故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7 04:26
徙木为信 令①既具②,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③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④置北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⑤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⑥下令,令行于民。 译文...
全文
商鞅的徙木为信典故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7 13:18
徙木为信 商鞅变法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 -...
全文
商鞅徙木立信的小故事50?
1个回答2024-01-06 17:53
商鞅立木建信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国都的一个事件。当时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怕民众不信任,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说: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所有民众都不信。直到将赏金提升至五十金时...
全文
有关商鞅变法的知识,还有徙木为信的典故。急!!!
1个回答2024-02-06 00:15
 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们的利益,因之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太子傅公子虔和太子师公孙贾还教唆太子驷公开出来反对。商鞅在孝公的支持下,加强思想统治,新法得到推行。可是,前338年,孝公死,太子驷继位,是为秦...
全文
有关商鞅变法的知识,还有徙木为信的典故。急!!!
1个回答2024-02-02 00:29
 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们的利益,因之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太子傅公子虔和太子师公孙贾还教唆太子驷公开出来反对。商鞅在孝公的支持下,加强思想统治,新法得到推行。可是,前338年,孝公死,太子驷继位,...
全文
商鞅立木是不是信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6 01:03
商鞅立木不是信的成语,是关于“信”的典故。 孝公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商鞅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变法内容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开始推行革新...
全文
商鞅立木,取信于人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8 00:49
商鞅立木建信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国都的一个事件。当时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生怕民众不信任,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说: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 所有民众都不信。直到将赏金提升至五十金...
全文
商鞅立木为信出自哪里?
2个回答2023-09-14 14:55
立木为信出自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里的商鞅变法“立木为信”。
商鞅徙木立和吴起愤表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21 11:12
商鞅变法是一次极其深彻的改革,它的主要改革方向是废除奴隶制、贵族封地制,使奴隶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建立军功制的同时贵族的私兵土地全部废除,使人民的劳动热情和战斗欲望极度增强,同时国家的力量高度凝聚,...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