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与之山中事,须问打柴人。 这几句的意思是说什么?

2023-11-30 16:28

5个回答
不经过刻苦实践,就获得不了真知;要想了解一个人或一种东西,一定要接近这个人或这种东西近距离观察;想要了解某件事就要问精于此事的人。
古今贤文(真理篇)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多看事实,少听虚言。

满招损,谦受益。知过必改,闻过则喜。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从善如流,疾恶如仇。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进入老虎的洞穴,怎么能得到老虎的孩子呢?

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
住得靠近水,才知道鱼的生活性质;住得靠近山,才知道鸟的生活性质。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
想要知道山里的事情,就应该问打柴的人。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这个成语是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辩明是非得失;只听一方面的意见,就信以为真,往往要作出错误的判断。。

满招损,谦受益。
自满招来祸患,谦虚使人进步。

知过必改,闻过则喜。
要知错就改。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从善如流,疾恶如仇。
应该打抱不平。

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
要勇敢地发表自己的想法。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好意见不一定顺耳,就像药一样,越苦疗效越好。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释义 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出处 《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说明要了解一个人或一种东西,一定要接近这个人或这种东西近距离观察 .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表示要熟知一件事一定要向精于此道的人请教

成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从魏征劝太宗的话演变而来。 这个成语意思是广泛地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明白事情的真相,作出正确的判断,只听信一方面的意见就会不了解真相,得出错误的结论。告诫人们办事要广泛听取意见,不要听信于一人,才能把事情办好。

满招损,谦受益:满,骄傲、自满;招,招来;损,损害;谦,谦虚;受,受到;益,好处、益处。
《书·大禹谟》:“惟德动天,无远勿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故此以“满招损,谦受益”来说明骄傲自满招致损害,谦逊虚心得到益处。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出处 《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

闻过则喜,知过必改。
出自陆九渊<<与傅全美>>。大意是听到别人说自己有错应当高兴,知道自己的过失应当不隐讳,而改正自己的过错应当毫不害怕。孔子的弟子子路是个谦虚的人,孟子曾夸奖他说:“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南宋的思想家陆九渊用这一典故,扩充了关于知过必改的含义,提出了三层意思。首先,不怕人指出错误;其次,知道错了不自欺欺人,自己仔细分析错误的由来,最后,坚决地改正错误。

从善如流,疾恶如仇。
对好的行为要随从,对不好的事情要坚决反对,善打抱不平。

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
要勇敢地发表自己的想法。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语见《孔子家语》。
意思是,好药虽苦却有利于治病,忠诚的话虽不顺耳却对端正行为有帮助。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意思是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呢?比喻不经历风险,就不能获得成功。
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说明要了解一个人或一种东西,一定要接近这个人或这种东西,做近距离观察。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表示要熟知一件事,一定要向精于此道的人请教。
我想应该是说,什么事情都是要深入了才能了解的。就像只有打柴人才能真正了解山中之事。
不经过刻苦实践,就获得不了真知;要想了解一个人或一种东西,一定要接近这个人或这种东西近距离观察;想要了解某件事就要问精于此事的人。
相关问答
空穴来风的近义词是三人成虎,还是道听途说?
1个回答2022-10-31 09:22
是:三人成虎。
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的意思
2个回答2022-12-06 08:42
如果生活在水边,经年累月地观察水中的鱼,那么就能熟悉鱼的性情,同样,如果生活在山上,经年累月地观察山上的鸟,那么就能听懂鸟的叫声。 说明要了解一个人或一种东西,一定要接近这个人或这种东西近距离观察
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1-28 09:52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如果生活在水边,经年累月地观察水中的鱼,那么就能熟悉鱼的性情,同样,如果生活在山上,经年累月地观察山上的鸟,那么就能听懂鸟的叫声. 说明要了解一个人或一种东西,一定要接...
全文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全词
1个回答2024-02-23 12:47
词目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发音 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 释义 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出处 《后汉书·班超传》:“...
全文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2 01:27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意思是什么介绍如下: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意思是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也指需通过实践取得真知。 资料扩展: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拼音:bù rù hǔxué,yā...
全文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00:00
东汉时候,班超跟随奉车都尉(官名)窦固和匈奴打仗,立有功劳。后被派出使西域(今新疆全省,甘肃边,和葱岭以西中亚一部份地区)。他首先到郑善国。国王早知班超为人,对他十分敬重,但隔一个时期,忽然变得怠...
全文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主人公
1个回答2024-02-07 11:15
班超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出自《后汉书·班超传》 :“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今也用来比喻不经历最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
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个回答2022-12-01 13:47
“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说明要了解一个人或一种东西,一定要接近这个人或这种东西近距离观察,亲身实践。
狼入虎口是什么意识~
1个回答2024-01-23 18:28
我只知道 羊入虎口 一虎不河 《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原谓空手搏虎,徒步渡河,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