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悲的是10年后孩子抱怨:“爸妈,当初为什么不逼我一把!”

2023-11-29 22:18

1个回答


前两天送儿子去游泳班上课,被一位妈妈教育了。


儿子下水后,我在一旁坐下来,看到泳池另一侧一对母女正在争吵。


一开始妈妈耐心地跟女儿讲着什么,后来说话声音越来越大,最后那位妈妈竟一把把女儿推进泳池。


我心里一惊,所幸那个女孩游泳技术很好,下水后一猛子浮上来,接着就熟练地划向教练了。



女儿下水后,这位妈妈坐过来,我忍不住对这位妈妈说:“你刚才下手挺重的。”


妈妈苦笑道:“没办法,给我逼急了!女儿从6岁开始学游泳,每周两次,3年没有断过一次课,自己训练也很刻苦。


就因为前几天参加一个比赛,成绩不理想,自暴自弃说不想游了,道理讲了一车,结果越劝越矫情。我看她犹犹豫豫下不了决心,索性在后面推她一把。”


接着她向我传授经验说: “都说兴趣班兴趣班,其实兴趣没有那么管用,关键的时候还需要父母‘逼’他一把。”


虽然对这位妈妈的做法持保留态度,但她说的这句话很赞同。


我想起《家有儿女》里的一段经典对白:



妈妈:“小时候给你报这班那班,想让你学,你自己不学啊!”


刘星:“我不愿意学,你就不让我学啦!那时候我还小,我还不懂事,难道你也不懂事吗?


您就应该从小培养我、教育我,从小您就逼着我学呀……”


刘星这句话,让妈妈一时语塞。


十年后,每个父母都将面临这样的拷问,当初,我是不是坚持一下,“逼”孩子一把就好了,他会更优秀,或者在某一方面更出色。


有多少人长大后感谢父母,当初逼了自己一下;又有多少人没把当初的热爱坚持下来,空留遗憾。


不要让你人生的第一次放弃

来得这么早


李亚鹏曾在一档访谈节目中,聊起李嫣学钢琴的事儿。


李嫣很喜欢学钢琴,学了五六年的时间,但在一次钢琴考试当中,乐理知识未通过,导致考级失败。


李嫣很生气,发脾气说:“爸爸,我不学了!”


吃晚饭时,李亚鹏说了这么一段话:


“你不想考乐理了,没问题,人生总要面临一些放弃和失败,就像我,我考交规考了两次都没过,


但是你才12岁,你要不要让你人生的‘第一次放弃’来得这么早啊?”



因为这句话,李嫣鼓起勇气,又报名了考试。这一次,她顺利通过!


考试通过当天,李亚鹏兴奋地在微博贴出女儿弹钢琴的照片,并称她“贝多嫣”。



在孩子想放弃的时候,有一个坚持“逼”自己一下的父母,何其幸运。


这世界上所有的事,都是放弃更容易,坚持更难。


而清醒的家长,都舍得让孩子吃苦。



有实验人员将跳蚤扔进罐子里,它们跳起的高度是自己身高的100倍以上。


但如果用一个玻璃罩罩住跳蚤,它们跳起的高度就只能保持在玻璃罩高度以下,三天后,即便打开盖子,也没有跳蚤出来。


人的本能是趋利避害、快乐至上的,但满足于当下的快乐,抛弃痛苦的学习,我们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一个人的潜在可能。


让孩子自由轻松地学习,短期内父母和孩子都会更轻松,但选择了短暂的快乐,就很难获得日后长久的欢愉。


孩子我愿意陪着你,过一些不那么舒服的生活,只为你将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享受经历辛苦之后从心底滋养出来的幸福。


你要拼尽全力,才能看上去毫不费力气


“7岁之前好好玩就行,不用想太多”、“孩子小学能跟上就行,不用要求太多”,“练游泳太没意思了,那就放弃吧”……


孩子高兴就好,孩子快乐就好,这样,孩子根本没有机会找到对学习的“感觉”。


周杰伦说:


如果不是小时候,妈妈拿着一根藤条站在身后,逼着我练琴,我就不会深深爱上音乐,更不会获得现在的成绩。



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


Malcolm Gladwell在他的超级畅销书《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中,提出了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并指出天才之所以光彩夺目,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久的努力。


在一群有天分的人们中间,最优秀的要比其他人花更多时间、更心无旁骛地练习。


去年暑假,清华大学图书馆展览过一批学霸笔记,在网上引发轰动。



那些看起来很轻松的学霸,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早已努力了1万个小时又1万个小时。


有远见的父母,都明白一个道理:养育孩子,从来不只是让他们吃饱穿暖这么简单,孩子人生的道路很漫长,在童年,他们最需要的是努力向上的力量,在坦途中茁壮成长,遇到逆境也不会轻言放弃。


虽然成绩不能代表一切,但肯定努力才有未来。


孩子,我当然希望你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但我更害怕你的童年不曾为任何一件事努力拼搏奋斗过。


因为那个你认真做事的你,才是热爱的真正模样,你必须真正努力过,才能收获发自内心的快乐!


“逼迫”的底色,是爱和引导


钱文忠教授说:


凭什么教育是快乐的,我实在想不通,教育怎么一定是快乐的?教育里面一定是有痛苦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



时常给孩子扎扎针,督促孩子进步没有问题,但也别忘记给孩子吃糖。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爱里带着严格。


我们强调让孩子吃苦,但一定不是单方面的强压,而是在孩子沮丧、无助时,倾听他们的烦恼,给他们更多的引导和支持,在孩子背后,给他们最有力的支撑。


一位学者在教育演讲里说起孩子与父母的对话——


“妈妈,乌龟死了。”


“你做作业了吗?”


“爸爸,天上的云真好看。”


“赶快回家做作业。”


盯住目标,对孩子的严格要求的确可以很快见效,但也不要忘了,孩子生活的底色应该是正向的、愉快的、明朗的,在学习和努力当中,尽量多的给孩子创造愉快的情绪体验。


说到底,我们不愿培养出一个能力强大,但不懂得热爱生活的孩子,我们也不愿看到一个没有童年,不快乐的小孩。


我们要成全孩子的优秀,更要成就一个更完整的人。

相关问答
不要老抱怨自己爸爸对自己不好
1个回答2024-06-09 12:21
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哪个父母不为子女牵肠挂肚的,父母的所作所为一切都是为了子女能成才,所有即使有时父母做事的方式偶有不对的时候,要理解和谅解父母的苦衷!
孩子抱怨老师不好怎么办 孩子抱怨老师不好该如何处理
1个回答2024-01-30 17:16
1、先聆听,不批判:请先不急着和孩子一起出气,骂老师、怪老师、批判老师。这么做,只会强化孩子对于老师的所作所为,更加认为是不公平的。先仔细聆听孩子在诉说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情绪。先感受、接受孩子的情绪,...
全文
关于一个抱怨与不抱怨的问题。
1个回答2024-05-23 04:10
前面的那些回答都很好。 我只想说点简单的。首先人是希望自己快乐的,你在纠结要不要抱怨的时候,已经不快乐了。 我学心理学这么多年,按说很能掌控自己的情绪了,可是免不了有时候还是会抱怨。看来情绪不...
全文
孕期爸爸胎教故事大全:孔雀的抱怨
1个回答2024-02-10 20:59
1 孕期爸爸胎...
全文
孩子爱抱怨,是什么原因造成她爱抱怨的?
1个回答2024-02-20 05:08
对现实的不满!或许是她不满意你们的所作所为!
抱怨是没有用的,因为抱怨并改变不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6-18 02:56
抱怨的意义和帮助: 从社会心理学 的角度上来说: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这意味着情绪,不仅是主观上感受,更是客观生理反应,是一种具有目的性...
全文
为什么嫂子一天到晚都在抱怨我哥,抱怨我爸妈,我现在已经结婚了她还总是和我抱怨,我觉得很烦
5个回答2023-11-19 12:42
刚开始在一个新的家庭的有很多的不习惯,多少会有些抱怨的话,这是正常的,体谅下你嫂子,如你嫂子过两三个月还是这样就是人品问题了
总爱抱怨,怎么不抱怨了?
4个回答2022-12-14 02:05
总爱抱怨,怎么不抱怨了?这点我想是心理作用,就是怨气太多,心里有怒气却无法解决就容易抱怨,主要是心结打不开,只有打开心结看开了看透了就不会抱怨了,成熟的人是不会抱怨的,希望你能打开心结走出去。
如何能让自己不再抱怨?停止抱怨?
1个回答2022-05-15 11:17
多想想好的方面哩!
我从来没有为我的梦想努力过只是不停地抱怨抱怨
1个回答2024-03-06 05:41
其实有梦想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如果你都不去向着自己的梦想努力的奔跑,那么你是一个空想主义者,所以你必须要学会好好的行动起来,这样对你来说或许才是最有意义的梦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