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莫泊桑《在乡下》

2023-11-29 20:54

1个回答
这是一个令人心灵震动的故事,乡下是故事发生的地方。

两户庄稼人蒂瓦什家和瓦兰家,各有4个孩子,都过着贫困不堪的困顿生活。他们各有一个一岁半的孩子名字分别叫夏洛和让。 有一个贵妇人,大概是因为丈夫的原因,没有生育子女,她提出优厚的条件,要收养夏洛。蒂瓦什夫妇断然拒绝,说他们“不卖孩子”,于是他们转而请求隔壁的瓦兰夫妇允许他们收养让。瓦兰夫妇因对方许诺给他们年金而答应了他们的要求。结果,瓦兰夫妇凭那笔年金,日子过得很舒坦,而蒂瓦什家的女的则凭借不卖“亲生孩子”而陶醉在道德优越感中,并且因为嫉妒瓦兰家的待遇而不断咒骂他们。二十年后成了富家子弟的让在养母的陪同下来见自己的亲生父母,而且对父母非常亲热,一家人得以大团圆。

这个时候,夏洛心里非常不平衡,他怨恨父母,认为正是父母当年愚蠢的选择才使他失去了成为今日瓦兰·让的机会。最后他愤而出走,离开了年迈的父母。

怎么解读这个故事呢?诚然,当年蒂瓦什夫妇拒绝为了钱而出让自己孩子的时候,他们的爱心是真诚的;而后来在邻家把自家孩子让人领走后,因嫉妒邻家日子过得宽裕而“火气始终平息不下来”,则显得非常狭隘不厚道了:毕竟怎么选择是人家的自由,因为人家过得比自己好就嫉妒人家羞辱人家,还企图凭自己都可能后悔的选择抢占道德至高点,太可笑了。他们自认为爱心爆棚,却不但没养出一个知恩图报的儿子,反而落得遭受儿子的恶毒抱怨与残忍抛弃,这个家庭的贫穷、亲人之间的疏离与邻居瓦兰家的幸福美满形成鲜明对照。

这个故事是不是说穷人的选择实在太少呢?没有钱,就没能力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与教育条件,没能力给孩子美好的未来,穷人的“爱”就没法落地。更可怕的是,穷人的道德水准也很难保持,小说中蒂瓦什家的女的非常恶毒,而他们的邻居瓦兰一家并没怎么与他们针锋相对;留在穷人家的蒂瓦什·夏洛势利龌龊,对待父母残酷无情,而被富人收养的瓦兰·让则谦和有礼,对待父母恭敬有加。

孟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的匮乏极有可能导致精神的异化,无论任何时代,财务自由都是精神自由、道德高尚的必要前提。

这是我读《在乡下》产生的一点感想。
相关问答
莫泊桑的泊的读音
1个回答2023-02-10 23:25
bo ,第二声
莫泊桑是谁?
2个回答2022-12-28 23:01
我也叫莫泊桑
莫泊桑是?
1个回答2022-07-04 17:45
十九世纪后半叶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莫泊桑一生中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18:14
不要让昨日的沮丧令明天的梦想黯然失色!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 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
全文
莫泊桑的性格特点
1个回答2023-05-08 06:52
谦虚、会写文章
莫泊桑
1个回答2024-02-12 03:14
法国,十九世纪著名小说家,拜福楼拜为师,成名作《羊脂球》,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短篇小说之王”。
莫泊桑作品中的小人物的名字
1个回答2024-02-17 02:20
杜洛瓦(漂亮朋友) 雅娜、于连(一生)
归来 莫泊桑 原文
1个回答2022-09-14 08:49
原文是法文。
莫泊桑的简介
1个回答2022-10-04 01:00
Necklace项链
莫泊桑是谁?
1个回答2022-12-28 23:01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