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毕业即流浪,流浪16年”的现象?

2023-11-29 06:23

1个回答
2004年的一天,25岁的廖银超与家人道别,前往四川某医科大学领取毕业证,这一去就是16年。“因为学费没有交齐,没能领到毕业证。”一气之下,他前往广东,打工流浪16年。
这16年,他没有回家,也没跟家人有过任何联系。而他的家人这些年为了到处寻找他,花费了所有能花的钱,本就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母亲精神状态接近失常,父亲自杀未遂。现在的他不仅成为街头的流浪汉,还患上了很难治愈的尿毒症。
廖银超
看到这样的消息,我真的没法不痛恨廖银超的所作所为:为了一时之气就逃离家庭,难道没有想过父母的失子之痛吗?即便你没有能力帮助家里脱贫,至少给父母写封信,证明你还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免得父母无尽的担心,花费钱财四处寻找。
再说,没有交齐学费拿不到毕业证就去流浪打工,未免也太对不起自己学了五年的专业知识吧?
一个25岁的成年人,完全可以想办法拿到毕业证啊。一是找自己的老师帮忙,五年的学习和实习经历就没有认识一个能够帮助自己的老师吗?二是可以先去打零工,攒够学费再去领毕业证,然后再去寻找相关的工作。
廖银超,却没付出任何的努力去争取自己的毕业证,就这样一路下滑,直接沦落为街头的流浪汉,走上了自暴自弃的道路。
廖银超的父母
按说,能考上本科的学生智商不会低,无论到社会上做个什么工作都应该能够养活自己,不至于流浪街头。
令人惊讶的是,像廖银超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在“让爱回家”公益寻亲网,志愿者仅仅是去年救助的大学生流浪人员就有46名,而且无一例外都是男性。这个数据真的令人难以置信!
多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在人生十字路口,原本光鲜亮丽的大学生却转身成了流浪汉,这样的戏剧性和落差感让人唏嘘不已。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本身资质优秀的人放弃正常的生活,而去选择流浪街头?
我认为这里面有天生性格的原因,也有客观环境的原因,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出在家庭教育的身上。
什么样的家庭容易养出脆弱的孩子呢?
一是期望过高型:这类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努力给孩子提供能力范围之内最好的条件,对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值。孩子呢,可能从小就表现良好,成绩优异,在学校经受着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在家也是父母和亲戚的骄傲,从小被各种光环笼罩,经常被人视为同龄人的标杆。
就像廖银超,虽然家庭条件贫穷,但父母对其寄予厚望。当年廖银超考上医科大学,家里东拼西凑才能勉强供其读书,为的是希望他有出息,学成归来开一家诊所,改善家里的状况。
正是外界的这种高期望,使得这类孩子过于追求完美,生怕某一次的失败导致自己形象倾塌,以至于害怕经历失败。
廖银超拿不到毕业证,认为辜负了父母和亲戚朋友的期望,所以根本就没脸回家。
廖银超的家
二是“直升机型”:这类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总担心孩子会出事;或者觉得孩子能力不足,什么事情都不能独立完成。这们的家长,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随时准备俯冲下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可是,孩子总归要长大,要面对未知的生活,家长不可能将每一个细节都安排妥善。当孩子不具备独立适应和应变能力,很有可能一点小挫折就会把他打倒,失去再爬起来的信心。
三是过于严厉型:这类家长是严厉教育的坚定实施者,内心根深蒂固的概念就是“不打不成才”,他们认为孩子只有在高压教育下才有可能会自律、会成长,对孩子极少肯定和表扬,有的多数是打击和否定,永远在批判孩子。
这种情况下的孩子,有可能时刻都会在害怕犯错被惩罚的担忧中度过,以至于犯一点小错误就害怕受到父母责罚,从而遇到挫折就想要去逃避。
我们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的目标其实就是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当孩子面对挫折的时候,能够不被打倒,能够像弹簧一样,被压下去,还能反弹回来 。
西点军校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人能否在一个艰苦的课程中坚持下去,和他们的身体素质、领导力、智商等关系不大,和百折不挠的品格关系最大。
1、父母对孩子合理的期望。
家长不要把全家的期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对孩子自身的发展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当孩子的发展低于自己预期时,不要焦虑,也不要跟别人家孩子相比,激励孩子向恰当的发展目标前进即可。
有的家长会说:“我也没有办法啊,现在的社会竞争比以前残酷多了,我要是不催着他点,他早就被别人家的孩子甩到后面了。”
期望养育一个优秀的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从孩子出生起,我们就尽力找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医生来接生,然后让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小学,期盼着自己的孩子成为学习成绩最好的那一个,才艺最出色的那一个。
但是任何脱离孩子自身条件的高期望值会得到“过犹不及”的效果。孩子在父母的高度期望之下很容易害怕失败、不敢直面挫折,当事情的真实情况不符合家长的预期时,孩子很可能会选择逃避或撒谎。
其实,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可以不必事事追求完美,选择“次优”方案也许会让孩子得到更广阔的发展。
家长的正确评价会让孩子对自身能力有正确的认识,也会让孩子对实现目标过程中所要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所预期,这样在真正面对困难的时候,才能让他对困难和挫折有良好的分析和应对方式。
2、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固定型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相信我们出生时带有固定量的才智与能力。这种人倾向于回避挑战与失败。
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相信通过练习、坚持与努力,人类具有学习与成长的无限潜力。他们不怕失败或难堪,专注于体验成长的过程。
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不怕挫折,特别注重提升自己。他们能够从错误中学习,乐于接受挑战,遇到困难也不会轻易放弃。
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首先不要老是表扬孩子聪明,要多表扬孩子付出的努力;其次是表扬孩子做事的过程,而不是只表扬结晶;再就是表扬孩子的进步和成长。
3、父母给孩子情感上的坚定支持。
当孩子做错了事时,家长很容易脱口而出:“早就跟你说了你不听,这下吃亏了吧?”
在孩子失败的时候指责孩子,对孩子并无帮助,只会让他们在负面情绪里越陷越深,对自己失去信心。
当孩子遇到挫折,父母必须在情感上给予支持。父母对孩子情感上的支持,应该是让孩子感受到“不管你有没有达到目标,爸爸妈妈都是爱你的。”孩子从父母那里能够得到安全感,当他下次再遇到挫折时就会有底气去迎接挑战。
要想培养孩子有应对挫折的能力,父母的引导和教育必不可少。
有研究表明,有些孩子害怕错误,害怕失败,往往是在5-9岁间受父母的影响。如果父母害怕失败,那么孩子往往也害怕失败,如果父母经常让孩子完成一些他能力尚且达不到的事情,孩子往往会惧怕失败。
孩子的发展是一个多因素互相交织的长期过程,父母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整合能力,除了言传身教,还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具有抗挫折能力,才能顺利应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风雨。
相关问答
浪之歌中浪是什么的形象,雨是什么的形象
1个回答2024-02-04 16:41
浪:博爱者的形象。 雨:奉献着和使者的形象 。 作品简介: 《组歌》是被誉为哲理诗人的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的作品。诗人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笔下,浪和雨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
全文
浪之歌中浪是什么的形象,雨是什么的形象
1个回答2024-03-15 13:56
思考:诗人在作品中把浪塑造成了一个什么形象? 运用拟人手法,塑造了一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首先是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她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的热烈,爱的深沉。黎明,她信誓旦旦地在情人耳畔许下忠诚...
全文
有什么浪漫的事情可以让对象感动?
1个回答2024-01-24 12:31
只要是你用心为他做的,他都会感动的
浪浪浪浪浪浪是什么歌
1个回答2023-09-01 06:55
浪浪浪浪浪败卖 歌手:刘旭阳 专辑:《浪和高浪浪浪浪》 作曲:刘旭阳 作词:刘旭阳 年少仗剑走天涯 莫问归期莫问愁 踏遍这繁华世界 相逢还是一壶酒 两眼含泪向天吼 别了少年白了首 生而为人这一世 断...
全文
有一首歌,搞笑的,骚男直播用过,就是歌词是啊浪里个浪里个浪里个浪里个浪浪了个浪浪了个浪……是什么歌
1个回答2024-01-28 01:45
电影《十字街头》主题曲《春天里》 春天里来百花香郎里格朗里格朗里格朗 和暖的太阳在天空照照到了我的破衣裳 朗里格朗格朗里格朗穿过了大街走小巷 为了吃来为了穿昼夜都要忙 朗里格朗朗里格朗没有...
全文
中国政法大学一毕业生流浪街头 谁的错
1个回答2024-01-29 20:53
中国政法大学一毕业生流浪街头, 当然是学生本人的错。 今天不努力学习, 明天要努力找工作。 奔跑吧,兄弟。 祝你好运。
身边有哪些浪费文具的现象
1个回答2024-03-02 11:09
浪费文具? 嗯……我觉得很多人的橡皮和圆珠笔都没有用完就买新的。 其他的貌似不是很突出。 such as:没用完的笔,橡皮,打草稿时不会利用好空间,导致纸张浪费,老师发下的试卷一字不动,作业不认...
全文
想象夏天陪你一起浪漫是什么歌
1个回答2024-03-12 01:03
最佳回答:浏阳歌 想象夏天陪你一起浪漫是浏阳歌,动听迷人,歌词蠢坦优雅,歌曲厅大婉转,抒发情感,意境描写扮档竖到位,朗朗传唱。完美回答。
生活中有哪些浪费电的现象,跪求。
1个回答2024-03-13 06:36
1、下班不随手关灯,让长明灯一开一个晚上。 2、电视机不能做到随时关电源,常处于待机状态。 3、夏天空调房间,温度设置过低。 4、饮水机、热水器饮水机24小时运作。 5、声控灯感应器坏了不...
全文
生活中浪费纸的现象
1个回答2024-02-19 08:49
我认为人们日常生活很少注意到浪费卫生纸,因为用卫生纸似乎天经地义而且卫生。但其实我们可以用手绢,抹布之类的东西代替很多卫生纸的用处。擦嘴的餐纸一张可以分二供两人使用等等。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