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孟子弟子的故事名称

2023-11-28 17:02

1个回答
公孙丑作为孟子的学生,历史对他的记载并不多。终身没有做官,曾参与编纂了《孟子》一书。作为读者,学生公孙丑提出的质疑与我提出的疑问如出一辙,因此以己为彼,从而获得正确的哲学道理!公孙丑到底对于孟子有哪些方面的疑问呢?第一_质疑就是,“管仲和晏子难道不是值得学习的对象吗?”在公孙丑看来管仲辅佐桓公使他能够称雄于天下,晏子辅佐齐景公令他名扬于诸侯,难道这二人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孟子则回答道:“以齐国统一天下,易如反掌。”对于孟子的回答,公孙丑表示更加的疑惑不解了。进而发问道:“那么按照您的说法来看,管仲晏子都不值得学习了,那您是不是认为连文王也都不值得学习了呢?”孟子便说:齐国有句老话,叫作“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_基,不如待时”,意思就是“纵有聪明,还得看形势;纵有锄头,还得待农时。”纵然在夏商周的时代,土地也没有现在齐国的广阔,黎民也没有齐国如此稠密,国内领土不必在开辟,人口不必再增加。只要实行仁政,谁又能阻拦的了呢?孟子之所以说齐国统一天下易如反掌,就是因为齐国赶上了“事半功倍”的好时候,所以这也是孟子不同意公孙丑的观点的原因。孟子提出齐国只要实行了仁政,那么统一天下就是易如反掌的。正如孔子所说:“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足以证明,仁政应立即实施的重要性。公孙丑第二个疑问在于关于辩证思想的讨论,“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公孙丑发问道:“您既然说,思想意志到了哪里,意志情感也就在哪里表现出来,但是您又说,既要坚定自己的思想意志,同时又不要滥用自己的意志感情,这是什么道理呢?”于是孟子对此展开了一段辩证论述:“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杨伯峻先生译文是这样写的:“思想和感情是互相影响的。思想若专注于一方面,那么情感就会为之转移。反过来说,情感专注于一方面,思想也很难不为之转移。”公孙丑接下来发出了很多的疑问,孟子则是有选择性的回答,像景丑问孟子自居为哪一种人?孟子则回避了这个问题,继而回答了公孙丑提出的其他问题。在读到孟子的智慧的同时,公孙丑的优点也同时展现了出来,就是:敢于提出质疑,不耻下问,好学好思索,敢于直言的学习态度。正如孔子眼里的仁人,到底什么样的人是仁人呢?最基本的一个标准就是要刻苦学习努力上进,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才是聪明有智慧的人。在《公孙丑》上篇,除了与景丑的对话外,孟子仍提出了“仁术”法则,“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市,廛而不征关,讥而不征耕,助而不税廛,无夫里之布”如此,则天下无敌!在《公孙丑》下篇,景丑与孟子的讨论也尤为精彩!孟子要去见齐王,结果王生病了托人问他还来不来,孟子就说,自己也生病了,不能去朝廷了。第二天,孟子要去东郭大夫家吊丧,景丑就说:“您昨天还回绝王的召见说自己生病,今儿您就出门去别的地方,不好吧?”朝廷还派人来给孟子看病,怕出差错,便找了好几个人去拦截孟子千万不要回家。孟子就躲到了景丑家中。于是景丑对于孟子的所作所为又发起了第三个大的疑问:“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孟子则答道:“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有大作为的君主必然有他请不动的臣民,有什么不会的也亲自上门讨教,我就是这样的臣民,所以没什么不妥之言。孟子高于常人的大道理使景丑受益颇多。公孙丑三问孟子,不是只发问了三次,而是整篇文章中大的冲突矛盾有三大点。笔者置身于公孙丑,以景丑视角观察孟子言行,孟子博学多才,仁德至上,“亚圣”身份毋庸置疑。同时,勤学好问的公孙丑形象也深入人心。正如孟子所说:“仁人无敌于天下。”来源:资治文摘
相关问答
孟子其弟子的故事名称
1个回答2024-01-24 17:30
1、孟母三迁 孟子小时很会模仿,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常学别筑坟或哭拜,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 孟子又学做生意和杀猪,孟母一直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开始学礼节和知识,孟母心里...
全文
写出两个与孔子,孟子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
1个回答2024-01-19 01:18
孔子的弟子的如澹台的“行不由径”“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宰我“朽木不可雕也”等。孟子的故事“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浩然之气”等等。
孔子孟子或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
1个回答2024-01-18 22:33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篇,标题为后人所加。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说话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
全文
与孔、孟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
2个回答2023-11-20 07:59
孟子--五十步笑百步 孔子--韦编三绝 春秋时期孔子十分好学,晚年还坚持研究《易经》,他反复钻研该书,把该书的捆竹简的牛皮带都磨断了三次,终于把研究的心得写成十篇文章,即《十翼》.后人把《十翼》与《易...
全文
与孔孟或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
1个回答2022-12-27 15:46
子贡颜回 孟子的故事就知道个孟母三迁 和 孟子见梁惠王的故事
孟子的故事名称
1个回答2024-01-23 16:02
什么善什么从成语_好看视频
关于孔子孟子及其弟子的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1 06:21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直道而行 聪明来自勤奋——孔子少年的故事 始作俑者
孟子和他徒弟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2 01:08
这可多了: 1、孟母三迁 孟子的母亲为了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 2、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
全文
关于孔孟或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
2个回答2023-11-20 04:05
孔子相师 《史记》记载一日孔子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那孩子回答:“人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
全文
孔子孟子的故事名称
1个回答2024-01-23 05:06
孔子的故事名称 1.孔纥力托城门 2.孔纥续娶颜征在 3.孔子姓名的由来 4.颜征在含辛育子 5.游戏中模仿礼仪 6.小孔子上学助教 7.春社礼射不主皮 8.戴孝闯季府被辱 9.儿子孔鲤出世 10...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