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民族精神?

2023-11-28 16:53

2个回答
夸父与公共的特点:
(1) 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
(2) 有牺牲精神,愿意牺牲自己改造山河
(3)他们都是传说中华夏民族的英雄
民族精神:
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今天意义:
表现人有远大志向或巨大气魄,意志坚强
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体现出古人勇敢、坚强,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气概。

《夸父逐日》
相传在黄帝王朝的时代,夸父族其中一个首领想要把太阳摘下,放到人们的心里面,于是就开始逐日。他口渴的时候喝干了黄河、渭水,准备往北边的大湖(或大海)去喝水,奔于大泽路途中被渴死。他的手杖化作邓林,成为桃花源;而他的身躯化作了夸父山。

《共工怒触不周山》
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著名的汉族民间神话传说。
共工,又称共工氏,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掌控洪水。在中国先秦古书《列子·汤问》中记载,传说共工素来与颛顼不合,发生惊天动地的大战,最后以共工失败而愤怒地撞上不周山而告终。
这一传说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
相关问答
夸父逐日和共工怒触不周山翻译
1个回答2022-10-27 22:06
楼上翻译的蛮好的
共工怒触不周山和夸父逐日的试题
1个回答2024-02-20 17:11
夸父逐日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从前,共工...
全文
《夸父逐日》和《共工怒触不周山》的课件
1个回答2024-01-13 19:15
《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 1.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理解积累文言词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了解并掌握神话故事的知识,理解短文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懂得事物具有多面性,要敢于思考...
全文
夸父逐日余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一词多义
3个回答2022-08-17 17:32
因为(道渴而死) 而: 地(怒而触不周之山)
七年级下册《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1个回答2022-08-05 22:00
古今异义: 1、夸父与日“逐走”:古:赛跑 今:走路 2、“河”、渭不足:古:黄河 今:河流 3、地“维”绝:古:绳子 今:维有
公共怒触不周山与夸父追日的对联
1个回答2023-02-21 12:02
不是“公共”而是“共工”。 上联:夸父勇追落土日; 下联:共工怒触不周山。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理解
2个回答2022-09-14 04:20
夸父与太阳赛跑,追到太阳落下的地方,渴,想喝水,喝了黄河,谓水的水,黄河,谓水的水的水不够,又向北去喝大湖的水。还没到大湖,在半路因口渴而死。他遗弃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
全文
夸父逐日是不是民间故事?
1个回答2024-02-04 16:30
夸父逐日不是民间故事,而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故事,故事出自于《山海经》。 《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全文
文言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朗读停顿
1个回答2023-12-14 00:25
以下是《夸父逐日》和《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朗读停顿: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于/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共工怒触不周山》 ...
全文
夸父逐日和共工怒触不周山分别表现什么主题,各有什么特点?
1个回答2022-10-03 11:25
夸父逐日的故事有其极为深记得的寓意。它说明“只有重视时间和太阳竞走的人,才能走得快;越是走得快的人,才越感到腹中空虚,这样才能需要并接收更多的水(不妨将水当作知识的象征);也只有获得更多的水,才能和时...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