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白鹭

2023-11-27 10:31

1个回答
       白鹭是部编版五上的第一篇课文,是郭沫若写的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文章通过描写白鹭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表达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初读此文,我内心对它没什么别样的感觉,只是觉得很美。但是研读教材、细品静赏、上完此课后,我觉得这个文章写的真是好,这种爱真是炽烈。字字珠玑,句句言情!

        作者起笔就言“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把它比作一首诗,我们知道诗歌是美的,语言美,形式美,节奏美,意境美,情感美……它短小精悍、意蕴无穷!那作者为什么把它比作一首精巧的诗呢,全文都在回答这个问题,2到8段都在具体写它的美,其中可以分为2层,2到5段是第一层在写它的外形美,6到8段是第二层写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很显然在作者的眼里他很喜欢白鹭,觉得它像诗一样美,像诗一样精巧。

       所以在第二段他说,“色素的搭配,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什么是美?美就是合适,就是得体,恰当。为了进一步说明,作者在第三段把它和白鹤、朱鹭、苍鹭作了对比,衬托白鹭的大小合适,精巧,突显他对白鹭的偏爱,说“白鹤太大有些生硬,朱鹭苍鹭有点大,太不寻常。”接下来详细具体写了白鹭的色素与身段的适宜。说“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说白鹭的体型再大一点就太大了,再小点就嫌小了。白鹭的颜色再白一点就太白了,再稍微黑一点就有点黑了。意思是在他的眼里白鹭是最美的,颜色、大小刚刚合适,美得恰到好处。这句是引用宋玉在《登徒子好色》中对东家之子的描写,说“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个故事讲的是登徒子在楚襄王跟前诋毁宋玉,说他长得俊美,还好色,宋玉反驳说全世界的美女,楚国最多,楚国的美女属我家乡的最多,在我家乡要数我邻居家的这个女子最美,这个女子美到什么程度,说她的个子再高一点有点高,再低一点有点低,身材刚好,说她的皮肤,搽点粉太白了,抹点胭脂太红了,也就是天生丽质,无需脂粉。这样的美女想和我交往,我都不动心,你怎么说我好色?……作者引用此句,来写白鹭,可见其美,可见其喜爱。

       紧接着,6到8段写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用语之美,造境之妙更是如诗如画。第六段就是写白鹭觅食,可作者不是这么写,这样写未免太俗,他说“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讲这一段时,我问孩子们你的脑海此刻浮现了怎样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孩子说,我仿佛看到白鹭在水田里站着在钓鱼……你能再展开,描述的再具体些吗?一块块的水田清澈明净,像一幅画,白鹭站在其中,更是点睛之笔,它很悠闲,在等着鱼儿上钩……请你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孩子说“白鹭钓鱼图”,“钓鱼”?不够美、不太悠然,能再换个词吗?孩子马上说“白鹭垂钓图”,还有的孩子说“水田钓鱼”并说明了自己的理由。

         在第7段中,作者写到“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孩子开始想象画面,并起名,什么“孤鹭栖息图”“白鹭望哨图”“绝顶站立图”等等,并说了自己的理由,你们觉得哪个好?“白鹭望哨图”你觉得它在望哨吗?望哨什么意思?放哨,在巡视,守卫村庄……有的同学说,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此时的白鹭孤独地站在树的最高端,好像在看着远方的风景,有的说它好像在等待自己的朋友归来,有的说它在思念自己的亲人,在思考自己飞向何处……我说,它孤立于小树的绝顶,很悠然,并把它当做嗜好!鸟类都喜欢群居,这只白鹭和别的鸟一样吗?很显然,它是孤绝的,优雅矜持,高雅脱俗的,这是也是作者喜欢它的原因。

        第八段中作者说“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有个孩子说他仿佛看到夕阳西下,一只白鹭在田野低飞,落日的余晖打在它的身上,给这个村庄添了一份色彩,带来一份活力,带来一种享受,所以是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那为什么是清澄的形象化呢?清澄什么意思?清澈、清明。这里是说它的清纯美丽,给人一种纯洁、恬静的感觉。

        为了更深地表达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作者在最后说:“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这个写法更高明,先否定别人认为白鹭“美中不足”的观点,接着又否定自己的夸奖,“歌”还不足以说明白鹭的美,铿锵给人的感觉太喧嚣了,把它比作诗更合适,因为它像诗一样精致,有韵味。所以作者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照应开头,肯定自己的感受,用“实在”一词,强烈地表达出自己对白鹭的挚爱之情。

        整篇文章围绕“白鹭是一首诗”展开, 用对比、拟人、引用、排比等手法写白鹭的外形美,然后诗一样的语言,写出白鹭不同情境中的美,最后再做强调,进一步升华自己的情感!

       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课堂上只用两个大问题贯穿,第一个问题,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问题就是整体感知白鹭的美以及作者对它的喜爱,第二个问题“6-8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为每幅画起个名字”这个问题背后,就是了解不同情境下白鹭的姿态,以及它带给人的享受,如诗一样美。这个问题很好,因为就是写白鹭觅食、栖息、飞行,但作者把它描述的像诗一样美,给我们创设了三种不同的情景,让我们产生一种丰富的联想,使白鹭的形象更加神化,带给人的想象是无穷的,也更表明作者的欣赏之情,说明他对白鹭观察的很细致,了解它在不同时刻的不同情态,足见其情深!
相关问答
浅谈老师与孩子如何进行心灵对话
1个回答2024-01-25 10:21
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倾注满腔的爱,师生关系平等和谐,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探索语言沟通艺术才是务实的、有效的。 高尔基说“谁爱...
全文
浅谈家校合一
1个回答2024-02-28 10:23
        第一次写,记录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琐事,检查作业,学生字体潦草,多次说教依旧如此, 告知家长,目的想让家长重视并配合老师进行教育,家长反过来说是老师的责任,大概意思就是事不关己,教育...
全文
浅析和浅谈有什么区别
2个回答2023-07-20 01:45
浅析:随意、不盯仿作旅春深入地分析。侧重拆则耐于分析,较理性化。 浅谈:随便谈谈,浅尝辄止。侧重于谈论,较表象化
浅谈怎样上好一年级的数学课
1个回答2024-02-07 15:27
当孩子们会说话时大人们便教孩子数数,从这个现象我们足以看出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从一年级数学课本形式上看,也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更为贴近学生的认知环境。打开教材,它就像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
全文
浅谈在英语教学中怎样让学生快乐学习
1个回答2024-01-21 01:06
江西省九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胡晓冬 关键词:关爱欣赏尊重帮助 一关爱学生,融洽师生关系 要让学生快乐学习就必需要有教师的愉快的教学。愉快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没有教师的爱心,就没有愉快教育。教师关...
全文
谁知道浅谈如何让一年级的孩子记住歌词
1个回答2024-01-25 17:05
一年级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天真可爱,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由于刚刚走出幼儿园,身上依然带着那种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的影子,很多习惯的转变会比较慢。如听的习惯、做的习惯、说的习惯等等,都是需要教师在...
全文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学好成语
1个回答2024-01-20 15:23
根据应用范围分类 对于那些带有描写意味的成语,可以按照它们所表现的不同方面进行分类。 例如:(1)描写表情神态的成语:眉开眼笑、愁眉苦脸、怒气冲冲、嬉皮笑脸、满面春风、垂头丧气等; (2)描写心理...
全文
浅谈孩子的教育心得
1个回答2024-02-24 21:31
  关于教育孩子的几点心得体会   我女儿今年9周岁,正就读于泰山实验小学四年级五班。女儿各学科成绩优秀,还多才多艺,擅长绘画、电子琴、跳舞,也是班干部,平时她放学后自己步行20分钟左右的路程回家...
全文
浅谈---换位思考?
1个回答2024-02-15 15:08
换位思考能使观点的主观性得到淡化,使观点更加全面、一般性,更容易被普遍接受
浅谈童谣和儿童诗的区别
1个回答2024-02-16 12:13
童谣和儿童诗的区别: 儿歌,也称童谣、儿语、小儿谣、孺子歌等,是一种具有民歌艺术风格的、为低幼儿童创作的,且符合这一年龄段儿童心理特点和欣赏趣味的、可吟可唱的诗歌样式。它篇幅短小,结构单纯,一首...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