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逃亡时抱着长子却让幼子走路,军师发现了什么蹊跷?

2023-11-25 22:04

1个回答

在农村的时候,端午大家都会到山上扯一束艾草挂在门上,以用来驱邪、避毒,实际上艾草确实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人们有时候也用焚烧艾草的办法来预防病毒。那么在门上挂艾草的习俗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

这就要从唐朝开始说起了。话说当年唐朝是一个非常强健威武的朝代,武功昌盛,唐朝的直接领土达到了1000多万平方公里,直接统治了中亚、西亚、东西伯利亚、中西伯利亚、蒙古等地区。实际上如果他们愿意的话,几乎可以统治整个亚洲。唐朝设立的北庭都护府、黑水都护府、安西都护府,统治的区域都几乎可以与现在的许多大国相比。

但是武功昌盛也产生了一些麻烦。首先是经济压力大,据有的史料记载,唐朝在西域的军费有时候甚至超过了国家生产总值的一半;其次就是军阀问题,唐朝以开放的心态任用了许多高句丽人、突厥人和其他非中原人作为唐朝的将军,而且对武将特别的尊重,这导致唐朝有的地方其实是处在军阀割据的状态的,老百姓一方面要给唐朝交税,另一方面还要给节度使交税,苦不堪言。

同时由于民族众多,唐朝当时甚至有昆仑奴在广州聚集,这造成了唐朝激烈的内部矛盾。公元878年,屡考不中的黄巢在写下“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诗句之后,扯旗子造反。当时已经有王仙芝的起义军了,黄巢很快就加入他们,并且在王仙芝死后成为了起义军的领袖。

由于黄巢特别善于做群众工作,又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所以黄巢军队所到之处,老百姓都带着粮食出来欢迎他们。甚至于有的老百姓还主动为黄巢提供各种情报、消息,让黄巢的军队几乎有如神助。唐朝官兵对此感到十分头疼,在他们发现老百姓都支持黄巢这个让人头疼的事实时,他们想出一条毒计。

唐朝官兵宣称,“黄巢隔山摇刀,人头落地!”,并且编造各种关于黄巢的谣言,说他是个吃人魔头,杀人不眨眼,见谁杀谁,反正就是把黄巢塑造成了一种大魔头的形象。现在《旧唐书》上还记载着黄巢:


“时民间无积聚,贼掠人为粮,生投于碓,并骨食之,号给粮之处曰‘舂磨寨’。纵兵四掠,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卞、曹、濮、徐、衮等数十州,咸被其毒。”

“贼围陈郡百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

但是根据现代科学研究,人体水分多达百分之六十几,如果黄巢部下几十多万人全靠吃人为生的话,一个月下来就得吃掉五六百万人,这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当时中国人口总共能有多少,黄巢一个月吃几百万,他吃一年就能把中国吃没了。但是不管我们现在信不信,当时的不少老百姓都被官军的谣言吓着啦,听到黄巢的军队要来赶紧就跑。

慢慢地,黄巢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看到自己攻占下的城池除了战死的官兵一个老百姓都没有,自己的粮食、军饷也无法筹集。为了搞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黄巢给自己当起了军师,端午时节,他亲自前往还没有被自己攻克的城池附近去调查。还没有走到城池,黄巢就发现一个妇女背着一个孩子,拉着一个孩子在焦急地赶路。

他越看越觉得奇怪,原来那妇女背着的是一个年纪大的孩子,拉着的却是一个年纪小的孩子,里面必有蹊跷。十分不解的黄巢就跑上前去问:“你为什么要逃跑啊?”那妇人回答他说:“黄巢来了,听说黄巢吃人呢官兵说,’黄巢隔山摇刀,人头落地!’,不跑不行啊!”黄巢一下就明白了为什么自己现在打下的城池都是空城了。

于是黄巢又问道:“那你为什么不让那个岁数大,腿脚利索的孩子走路,却让那个年纪小的孩子在地上跌跌撞撞地赶路呢?”那妇人说:“年纪大的是我嫂子的孩子,年纪小的是我自己的孩子,嫂子已经死掉了,她临死前嘱咐我一定要把她的孩子保护好,所以我将他背在背上”黄巢听了之后,也不免对妇人的忠义感到敬佩,于是他心生一计。

他对妇人说:“你的忠义举动已经感到了上天,黄巢的刀已经没办法取你的人头了,你可以不用逃跑了。你只要在门上挂上艾草,表示你是忠义之家,黄巢的军队就不会迫害你们了”于是黄巢飘然而去。妇人以为自己遇到了神仙,就跑回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大家,于是贫穷的老百姓都在门上挂上艾草,黄巢入城之后果然秋毫无犯,后面人们就形成了端午挂艾草的习俗。

其实天并不会改变人的吉凶祸福,但是人心却可以决定天下的兴亡盛衰。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唐朝的灭亡不正是因为失去了民心吗?

相关问答
蹊跷的意思
1个回答2023-09-11 14:15
蹊跷的意思:(形)奇怪可疑:这事挺~。也说跷蹊。 【拼音】[ qī qiāo ] 【例句】这事别有蹊跷,我非得把它弄个水落石出不可。 【近义词】奇异、可疑 【反义词】正常 蹊跷的近义词 ...
全文
蹊跷的意思
1个回答2023-12-17 08:44
[odd;queer] 奇怪,可疑 宋江见了这个大汉走得蹊跷,慌忙起身赶出茶坊来,跟着那汉走。—— 《水浒全传》 详细解释 亦作“ 蹊蹻 ”。1.奇怪;可疑。 《朱子语类》 卷二六:“仁者之过,...
全文
蹊跷可以用什么成语代替
1个回答2024-02-23 19:59
稀奇古怪 xī qí gǔ guài 【解释】指很少见,很奇异,不同一般。 【出处】清邵梅臣《画耕偶录》:“稀奇古怪,我法我派。一钱不值,万钱不卖。” 【结构】联合式 【用法】作谓语、定语;...
全文
蹊跷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11 09:48
蹊跷的意思是奇怪;可疑。花样;奥妙。不平正。 蹊跷的出处是: 1、《朱子语类》卷二六:“仁者之过,只是理会事错了,无甚蹊跷。” 2、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子细寻思,两回三次,这场蹊跷事。 3、...
全文
这件事必有蹊跷中的蹊跷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1-23 16:15
猫腻,也就是这件事情没这么简单,肯定有其他原因,或者隐瞒着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
蹊跷的意思
1个回答2023-12-24 11:49
蹊跷的意思是啥?:亦作蹊蹻。指事情奇怪可疑,古怪,不对劲。 1、蹊跷的意思 蹊跷是什么意思解释:蹊跷,拼音为:qīqiao,汉语词语,是一个汉语词汇,亦作蹊蹻。指事情奇怪可疑,古怪,不对劲。解释...
全文
蹊跷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03 22:45
蹊跷的意思是奇怪;可疑。花样;奥妙。不平正。 蹊跷的出处是: 1、《朱子语类》卷二六:“仁者之过,只是理会事错了,无甚蹊跷。” 2、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子细寻思,两回三次,这场蹊跷事。...
全文
蹊的意思解释(蹊跷的意思)
1个回答2023-12-19 15:20
1、蹊的意思解释。 2、蹊跷的意思。 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思。 4、蹊径的意思。 1.拼音:qī; xī 解释:(1)[qī ] [蹊跷](qīqiao)奇怪,可疑:这事有点...
全文
蹊跷 是什么意思。 怎么读
4个回答2023-10-13 04:21
蹊跷(qī qiao),亦作蹊蹻,指奇怪;可疑,或不平正。又指花样;奥妙。
蹊跷 解释
1个回答2024-03-13 10:05
  1.奇怪;可疑。《朱子语类》卷二六:“仁者之过,只是理会事错了,无甚蹊跷。”《水浒传》第二十回:“ 宋江 见了这个大汉走得蹊跷,慌忙起身,赶出茶房来,跟着那汉走。” 明 陆采 《怀香记·赴辟登程》...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