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之人和乞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例子的目的是什么

2023-11-25 00:00

3个回答
为了证明孟子提出的义利观啊。为了证明取义舍利的价值观。
原文
齐大饥.黔敖(1)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2).有饿者蒙袂辑屦(3),贸贸然来(4).黔
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5)!”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
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6),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7)!
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注释
①本节选自.《礼记 檀弓下》.
(1)黔敖:齐国的一位富商.
(2)食(sì):拿饭给人吃.
(3)蒙袂(meì):用衣袖蒙着脸.辑屦(jù):身体物理迈不开步子的样子.蒙袂辑屦:袖子遮着脸,拖拉着鞋.
(4)贸贸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样子.两眼昏昏无神的样子
(5)嗟(jiē):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
(6)从:跟随.谢:表示歉意.
(7)微:不应当.与:表示感叹的语气词.
译文
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拖着鞋子,两眼昏昏无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吃食,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正因为吃被无礼的给予得来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终于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该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则可以去吃.”
读解
“不食嗟来之食”这句名言就出自这个故事,是说为了表示做人地骨气,绝不低三下
四地接受别人地施舍,哪怕是让自己饿死.
咱们的传统尤其看重做人要有骨气,用通俗的话来说,人活的是一口气,即使受苦受
难,也不能少了这口气.还有一些类似的说法,比如人穷志不短,不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都表示了对气节的看重,对人的尊严的强调,对人的饿精神的重视.
即使是在今天,这一传统观念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与合理性.在人的饿精神和肉体之
间,在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之间,在人的尊严和卑躬屈膝之间,前者高于、重于后者.在
二者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宁可舍弃后者,牺牲后者,不使自己成为行尸走肉,衣冠禽兽.
人之所以为人,而非行尸走肉,区别大概正在这里.

O(∩_∩)O~可爱吧    比如嗟来之食  看懂啦就行

    好好观察身边就可以啦

相关问答
乞丐不吃嗟来之食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7 09:08
春秋时期齐国饥荒,齐国的贵族黔敖在路上施舍粮食;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拖拉着脚步走了过来;黔敖就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呼唤那位饥民来吃饭;而饥民却对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才落...
全文
不是嗟来之食的其他事例2个
1个回答2024-03-18 02:08
朱自清抗战期间不食美国救济粮,最后饿死。 只想到这一个。。。。。
关于历史上不食嗟来之食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5-18 10:52
饿仿郑余死备滚鬼不丛世食嗟来之食
不食嗟来之食的嗟是什么意思啊?
1个回答2024-01-09 11:56
嗟:不客气的招呼声,相当于“喂”。比喻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成语出处自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年,齐国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饥荒,粮食奇缺,一大批穷人由于缺粮少食,而被活活地饿...
全文
嗟来之食的事迹有什么??生活中人有其宝的例子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4-19 05:45
估计你现在已经用不着了吧,我才看见。朱自清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啊
士可杀不可辱和不食嗟来之食的例子
1个回答2022-12-23 21:35
不食嗟来之食
不食嗟来之食 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21 23:06
翻译:不吃讨来的饭。 可代指不接受别人的施舍,形容人有骨气。
不食嗟来之食的意思?
3个回答2023-12-02 11:15
嗟来之食:在《礼记·檀弓》里本作“嗟!来食(喂,来吃吧)”,是富人叫饿肚子的人来吃饭时说的,有鄙夷饿者的味道。 这句话出自《礼记·檀弓下》,原句是: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
全文
不食嗟来之食的简介或典故?
1个回答2024-02-12 16:58
含义:为了表示做人的骨气,绝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的施舍,哪怕是让自己饿死。那饥饿的人之所以不吃黔敖的食物,是因为黔敖一副傲气,视穷人为猪狗,他的施舍带有侮辱性。 中国的传统尤其看重做人要有骨气,用通...
全文
不食嗟来之食 成语
1个回答2024-03-03 01:51
嗟来之食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年,齐国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饥荒,一大批穷人由于缺粮少食,而被活活地饿死。 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贵族奴隶主在大路旁摆上一些食物,等着饿肚子的穷人经过,施舍给他们。 一天...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