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作者用斥鴳的寓言说明什么事理

2023-11-19 11:57

1个回答
鲲是庄子想象的一种大鱼,当它化而为鸟,就叫做鹏。鹏的翅若垂天之云,一飞冲天,而斥鴳只能飞几丈高,盘旋在蓬蒿之间。在鲲鹏看来,斥鴳是很可怜的。
蝉和小斑鸠讥笑鹏说:“我们奋力而飞,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止,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飞九万里到南海去呢?”到近郊去的人,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的人,要用一整夜时间舂米准备干粮;到千里外的人,要聚积三个月的粮食。蝉和小斑鸠这两只小虫、鸟又知道什么呢。
小智比不上大智,短命比不上长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朝生暮死的菌草不知道黑夜与黎明。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蝉,不知道一年的时光,这就是短命。楚国的南方有一种大树叫做灵龟,它把五百年当作一个春季,五百年当作一个秋季。上古时代有一种树叫做大椿,它把八千年当作一个春季,八千年当作一个秋季,这就是长寿。可是活了七百来岁的彭祖如今还因长寿而特别闻名,众人都想与他相比,岂不可悲!
相关问答
《鲲鹏与斥鴳》的译文
1个回答2024-03-01 22:01
在草木不生的极远的北方,有个大海,就是天池。里面有条鱼,它的身子有几千里宽,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作鲲。有一只鸟,它的名字叫作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天边的云;借着旋风盘旋而上九万里,穿越...
全文
鲲鹏与斥鴳原文翻译
1个回答2024-02-29 06:02
《鲲鹏与斥鴳》出自庄子的《逍遥游》,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鲲鹏与斥鴳》原文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全文
鲲鹏斥鴳(请快!)
1个回答2023-11-30 22:53
语出《逍遥游》 人们借用这个故事,常常用鲲鹏比喻勇敢,怀有远大志向的伟大人物,用燕雀比喻渺小卑怯,苟且偷安的小人。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鲲鹏斥鴳(请快!!)
1个回答2024-01-09 20:32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 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
全文
《鲲鹏与斥鴳》蕴含的哲理
1个回答2024-02-04 18:37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一个人要胸怀大志。
鲲鹏斥鴳(请快!)鲲鹏斥鴳蕴含的哲理是什么?与这个寓言故事相类似的故事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11 00:02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 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 我...
全文
庄子逍遥游中寓言中的道理
1个回答2024-01-29 13:48
所谓逍遥,就是顺应自然的“道”,而后不以自己的意志去人为控制它,而是按照自然的法则去发现和理解它的轨迹。 道家以顺应规律为主,突出的是人在宇宙中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其特点是静,其工作是疏导,是非常客...
全文
鲲鹏与斥鴳原文翻译
1个回答2023-11-20 13:01
《鲲鹏与斥鴳》出自庄子的《逍遥游》,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鲲鹏与斥鴳》原文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
全文
鲲鹏斥鴳这个寓言故事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1个回答2024-01-07 00:07
语出《逍遥游》 人们借用这个故事,常常用鲲鹏比喻勇敢,怀有远大志向的伟大人物,用燕雀比喻渺小卑怯,苟且偷安的小人。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鲲鹏斥鴳这个寓言故事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1个回答2024-01-05 23:48
庄子这则寓言是说明,大小、贵贱都是相对的。大鹏和小雀,虽然一个能搏击长空,展翅高飞九万里,一个栖身沼泽,往来于蓬蒿之间,但在庄子看来,都是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各得其所,无所谓大小、贵贱之分。后来...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