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寓言故事:“才全德不形”的哀骀它

2023-11-14 12:46

1个回答
庄子在《德充符》当中,写了丑男哀骀它的故事:

鲁哀公是春秋时期,鲁国第26任君主,他听说相邻的卫国,有一位又丑又怪的人,非常受人追捧,都到了男人不想离开,女人非嫁不可的程度。这个人的名字叫“哀骀它”。

出于好奇,鲁哀公召见了哀骀它,一见面,名如其人,“骀它”是“驼背”之意,哀骀它是驼背之人,而且长相奇丑。

可是,俩人相谈甚欢,鲁哀公就留哀骀它住下,每天都聊得畅快淋漓。一个月过后,鲁哀公发现自己被哀骀它深深吸引,不到一年就非常信任他了。

于是,鲁哀公想让哀骀它出任鲁国的宰相,来主持鲁国的国家大事。哀骀它不太情愿地应下来,过了一段时间,又平淡地推掉了宰相之职。

鲁哀公不肯罢休,好说歹说把宰相之职又塞给他,央求他帮自己管理国家大事。哀骀它非常无奈,没过几天,就离开鲁哀公,逃回卫国去了。

鲁哀公心里空落落的,非常忧伤,觉得举国上下,再也没有人能跟我他分享快乐了。

于是,鲁哀公找到他非常信任的孔子,请教哀骀它为什么这样做。

孔子告诉他,哀骀它是“才全而德不形之人”,翻译成通俗的语言就是,一个人才智完备而德性不显露。

孔子分两层解释了这句话:

1-  才全

就是一个人的修养,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心情舒畅又不失愉悦;境界,可以达到每时每刻如沐春风,与自然万物无障碍交流。

这样就可以称为“才全”了。

2-  德不形

所谓有德,就是保全内心祥和、平静的修养。

“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德性不必显露招摇,就能让万物依附不肯离去。”

一个人内在道德充沛,外形上却看不出有道德,因为一旦显露了自己“才全”,别人就会恭维你、追随你,这个时候你想要的,保持那种心灵上的平和、愉悦就很难了。

一旦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做事,就再也无法回归初心,保住自己的“才全”状态了。

所以,“才全”和“德不形”是同时出现的,后者是前者的一个保障。
相关问答
庄子用哀骀公的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3-09 00:22
惠子相梁的故事里,庄子将自己比作鵷雏,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的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
全文
庄子寓言故事:“才全德不形”的哀骀它
1个回答2024-01-08 20:31
庄子在《德充符》当中,写了丑男哀骀它的故事: 鲁哀公是春秋时期,鲁国第26任君主,他听说相邻的卫国,有一位又丑又怪的人,非常受人追捧,都到了男人不想离开,女人非嫁不可的程度。这个人的名字叫“哀骀它”...
全文
哀骀陀是一个怎样的人
1个回答2022-09-26 22:55
查无此人。。。
庄子寓言故事:兀者王骀
1个回答2023-12-01 01:29
鲁国有个因受刖刑而断脚的人,名叫王骀。王骀虽然只有一只脚,但却有很多慕名而来的学生,学生的数量和孔子的弟子三千不相上下。 王骀这个人并不教授知识,也不辨析道理,但是跟他学习的人,能够空虚而来,满载而...
全文
庄子:《德充符》(一)瘸子王骀
1个回答2023-12-02 19:59
瘸子王骀 鲁国有个被砍掉一只脚的人,名叫王骀,可是跟从他学习的人却跟孔子的门徒一样多。孔子的学生常季向孔子问道;“王骀是个被砍去了一只脚的人,跟从他学习的人在鲁国却和先生的弟子相当。他站着不能给...
全文
庄子见鲁哀公的那个故事有什么寓意
1个回答2024-01-30 08:00
你竟然问这个!!!就是说呢...要谦虚...要有真才实学...纳贤!
庄子寓言 混沌之德 寓意
1个回答2024-02-29 01:54
事物皆有其特殊性,强求一律,反而坏事。一个人的本真是最重要的,不要试图去改变本真。
德充符(一) 王骀的不言之教
1个回答2023-11-28 17:47
庄子在讲故事。 鲁国有一个奇人叫王骀,虽然因为受了刖刑而只有一只脚,但跟从他的弟子和孔子一样多。 孔子的弟子常季觉得非常奇怪,于是不动声色的混入王骀的课堂,发现王骀站着时不教诲,坐着时不谈...
全文
庄子寓言 混沌之德 寓意
1个回答2022-11-19 08:50
事物皆有其特殊性,强求一律,反而坏事。一个人的本真是最重要的,不要试图去改变本真。
庄子寓言混沌之德寓意
1个回答2022-11-29 11:17
事物皆有其特殊性,强求一律,反而坏事。一个人的本真是最重要的,不要试图去改变本真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