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

2023-11-12 22:56

1个回答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宣化上人讲述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初于闻中】:最初是由耳根闻性中,下手来修,以耳根为所入之妙门。这“闻中”二个字,要特别注意。不是肉耳之中,不是耳识之中,亦不是意识之中;而是不生不灭的闻性,亦即如来藏性之中。

【入流亡所】:入流是入流照自性,不向外驰求,心光时常内注。出流是攀缘外尘。攀缘外面声尘,便是生死轮回结缚。不要跟声尘跑,而是收拾身心,回光返照,反闻闻自性,入圣人之法性流。忘却外边声尘,没有动相,就解除第一个动尘之结,叫做入流亡所。亡即解脱,所是声尘。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既亡动尘,还要再反闻入流,不能住于静境,因静境是色阴区域。直到动静二境都不生,才能达到所入既寂。这时第二个静结亦解了。声尘完全寂灭,动静二相都了然不再生,就破了色阴。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根结既解,渐次再修,增加定力,则能闻之根,亦随所闻而俱尽,没有能受和所受,解去第三个根结,同时亦破了前五识的受阴。

【尽闻不住。觉所觉空】:能闻和所闻既消尽,还有知觉,还有我相,故要再修,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达到知亦不知,觉亦不觉,觉所觉空的时候,就解除第四个觉结。这时能觉和所觉都没有,就全无执著,亦破了第六意识的想阴。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能觉与所觉既空,还要再修,参究空何所依,至到觉空极圆的时候,能空与所空都消除净尽,就解开第五个空觉,同时亦破第七识行阴。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能空与所空都灭,还有个灭字。有灭就有生,故要再修,直到生相和灭相都消尽,才解除第六个灭结。同时亦破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识阴。生灭二字,总指诸结,因动灭静生,静灭根生。根灭觉生,觉灭空生,空灭灭生,六结就是生灭法。灭相最难解,要灭相全消,才能达到不生不灭,才能亲见本来面目。现在六结尽解,五阴全破,妄尽真露,就是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得证圆通了
相关问答
大佛顶首楞严经与首楞严三昧经的相同吗
1个回答2022-09-25 17:58
不是同一部经。
大佛顶首楞严经 有多少字
1个回答2022-05-29 05:48
共62156字。
大佛顶首楞严咒和楞严咒是一个意思吗?
1个回答2022-10-03 12:06
是的 大佛顶首楞严咒就楞严咒 楞严咒也叫楞半年,因为比较长,需要半年时间背诵 楞严咒是咒中之王,亦是咒中最长者(2622字),佛经上说“这个咒关系整个佛教的兴衰。世界上只要有人持诵楞严咒,就是正法存在...
全文
大佛顶首楞严咒
1个回答2022-05-30 11:36
如何发音不重要,重要的是虔诚之心
大佛顶首楞严经为什么佛顶上还要加一个大字?
1个回答2022-05-24 18:16
以下,依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注释】 “大佛顶”:“大”为形容词,修饰“佛顶”,用以表示如来所证之功德。如何才能真正称之“大”呢?若真正大者,...
全文
大佛顶首楞严经竖版
1个回答2022-05-28 12:08
在万能得X宝上找一下,有可能请到。
大佛顶首楞严经的经解版本有哪些
1个回答2022-09-13 23:20
我看南怀瑾老师的注解,很好理解!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04-15 04:12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这个咒源于《大佛顶首楞严经》,简称楞严咒,因表示其殊胜,后人又加了一个”神“字,故该咒被全称为“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大佛顶首楞严经叙的介绍
1个回答2022-05-27 05:20
详夫此经,由来无序。先哲以会解之序移置经端者,喜其文义周足,经旨炳然故也。夫以疏序为经序、可谓美善双尽矣。第序与经,时甚悬殊,是以笺释者寡。今夏予受沪上龙华之请,将欲敷演斯经。法众不下二千余指,然皆...
全文
大佛顶首楞严经注释本哪个版本好
2个回答2023-04-07 18:46
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