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故事《德高望重的学者》

2023-11-12 15:49

1个回答
荀子生活的时代,我国正发生着大变动。统一的潮流,不可阻挡。荀子顺应这个潮流,提出了许多非常宝贵的思想。

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荀子不顾年迈,到很多诸侯国去访问。当时,齐、秦、楚三国是最强的,都有统一全国的力量,荀子也都去过。他向各国的国君献上许多计策,受到欢迎。他对商鞅变法以后的秦国特别赞扬,对学生们说:“我看当今列强,只有秦国的政治最安定啦!”

荀子晚年的时候,一直住在楚国。在那里,他把一生研究的成果都写成了书,对各家学派进行分析评论,对我国古代的思想进行了总结。这时候,他已经七十多岁了。

他的著作,都保留在《荀子》这本书里。这位德高望重的学者,一生中还教出了许多学生。这些学生中,最有名望的有韩非和李斯。他们两个人,后来都对秦统一全国做出了贡献。
相关问答
《世说新语·德行》之荀巨伯
1个回答2024-02-07 06:33
【原文】: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全文
荀巨伯探友(世说新语.德行)
1个回答2024-02-18 18:50
荀巨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保护他的病友,是因为他们的友谊建立在道义基础上,这样的友谊,才是君子之交。义气,不会因富贵贫贱或生死祸福而改变立场与做法,义气是为了正当的事情,而主动愿意替别人承担危险,甚至不惜...
全文
荀巨伯探友(世说新语.德行)
1个回答2024-02-22 10:28
荀巨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保护他的病友,是因为他们的友谊建立在道义基础上,这样的友谊,才是君子之交。义气,不会因富贵贫贱或生死祸福而改变立场与做法,义气是为了正当的事情,而主动愿意替别人承担危险,甚至...
全文
世说新语德行荀巨伯断句
1个回答2024-03-16 01:14
1、断句如下: 德行第一之九、舍生取义 (原文)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大军...
全文
荀子墓的荀子简介
1个回答2024-01-18 15:37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前238年),名况,战国时赵国人则孔孟之后的儒学大师,世人尊称之为“荀卿”。他曾游学于齐国,任稷下学宫祭酒。又到楚国,由春申君用为兰陵令。以后辞官,著书立说,死后葬于兰陵。...
全文
关于荀子的故事介绍 孔子与荀子是什么关系
1个回答2024-01-28 06:41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
全文
荀况就是荀子吗??
2个回答2022-12-04 19:32
你这个问题要严格的来说是错的荀子不一定就是荀况,在古代子是对男子的尊称,但是 荀况出名啊,所以荀子就是他,在古代只要姓荀的都可一叫荀子
体现荀子思想的故事 及其它有关荀子的资料
1个回答2024-01-31 03:14
荀子从小就非常聪明,十岁已有神童美誉,学问很好。长大后曾北游燕国,但是很可惜,没被燕王赏识。到他五十岁时,由于齐襄王招纳贤士,许多学者都前往齐国讲学,加上齐国以藏书丰富出名,所以荀子也被吸引前往...
全文
荀派的荀派传人
1个回答2024-03-11 21:17
荀派艺术丰富多彩,流传极广。荀慧生一生收徒之众,不计其数,他指导和亲自传授的后人、学生、徒弟有:吴纪敏、金淑华、李薇华、王紫苓、宋德珠、毛世来、童芷苓、李玉茹、李玉芝、吴素秋、赵燕侠、小王玉蓉、张...
全文
荀彘的《荀家谱》
1个回答2024-05-12 19:03
楼船将军将兵先至,兵败散,遁山中十余日,复聚。左将军击朝鲜贝水西军,亦未能破。帝为两将未捷,乃遣使至朝鲜,鲜人请降,又恐左将军诈杀之锋大耐,复引兵归。左将军破贝水上军,乃前至城下,围其西北。楼船...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