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我黟县话

2023-10-29 18:05

1个回答
【黟县方言】共20个声母、29个韵母,有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五个声调。其中声母、声调多与普通话接近;中古“泥母”和“来母”字区分清楚,没有氏n、1混读现象(“论”字唯一例外);古全浊塞音、塞擦音、擦音多变成清声母。黟县方言的韵母芦握与吴语较为接近:《广韵》咸摄(“甘”、“敢”除外)、深摄、山摄、臻摄三等、曾摄、梗摄的古鼻音尾消失(“阴”、“盲”等少数字例外);鼻音韵尾只有一个,儿化音变收尾等。渔亭镇人口流动性大,渔亭话同纯黟县方言有所不同。渔亭话也有n、1声母,但互有混杂,区分不明显,现隶属黟县的柯村、美溪、宏潭三个乡,原分属太平(今黄山区)、石台两县,语言同黟县方言也有所区别。古代通摄合口三等见组字“供、共、悄毁胸”等,黟县话和渔亭话,都念成舌叶音声母,美溪、柯村、宏潭话则读舌面启哗备音声母。黟县方言中,“到”除作动词使用外,还可以作介词“把”、“替”等使用。表示程度,不用副词“很”,而多用“老”,如“老早(很早)”、“老重(很重)”。表示感觉的程度,黟县方言用“生”字,作用相当于普通话“很”字,如“生瘦(很瘦)”、“生酸(很酸)”。
相关问答
黟县在什么地方
1个回答2024-03-12 17:24
  黟县因黟山(黄山)而得名,总面积857平方公里,辖8个乡镇,总人口9.67万。建置于公元前221年,是全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文明古县之一,也是“徽商”和“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存有大量的明清民居、...
全文
黟县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4-17 04:32
黟县,隶属于安徽黄山市,古徽州六县之一,位于安徽省南端、黄山风景区西南麓,距离黄山风景区30余公里、黄山机场61公里,皖赣铁路、黄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黟县因黟山(黄山)而得名,建置于公元前221年,...
全文
关于黟县的文章
1个回答2024-02-02 03:37
钓滩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 霭峯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黟县的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4-05 05:42
俞正燮,字理初,黟县城中人。著述还有《续行水金鉴》156卷、《说文部纬》、《校补海外纪闻》、《顾氏方舆纪要》等10余种。还参加了《两湖通志》的撰修,并编撰了嘉庆版《黟县志》。 黄士陵,中国晚清时期...
全文
黟县名称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2-04 23:38
黟县 黟[yī]县因黟山(黄山)而得名。黟县始建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原称黝县。宋淳熙《新安志》、明嘉靖《徽州府志》载:“秦并天下置黝、歙二县,属障郡。”
黟县的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1-06 18:51
俞正燮,字理初,黟县城中人。著述还有《续行水金鉴》156卷、《说文部纬》、《校补海外纪闻》、《顾氏方舆纪要》等10余种。还参加了《两湖通志》的撰修,并编撰了嘉庆版《黟县志》。 黄士陵,中国晚清时期成...
全文
安徽黟县碧山村有一座内小庙叫什么名字
1个回答2024-06-15 02:04
答:安徽黟县碧山村有一座内小庙的名字叫枧溪庙。碧山村座落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镇。空气好,友好好客,茂林成荫 碧山村与周边地点:霁头水库,济岭亭,碧西水库,枧溪庙,大本山,水碓丘 主要农产品:洋...
全文
安徽黟县西递镇利源村有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6-19 13:12
找当地老人们,聊聊当地的历史、名字来源等,故事肯定会很多的!
安徽黟县碧山村有一座内小庙叫什么名字
2个回答2023-09-04 20:06
安徽黟县碧山村有一座内小庙叫什么名字?答:小庙的名字叫娘娘庙。
《武林外传》里的同福客栈不是在关中嘛,为啥电影版在黟县拍?
5个回答2022-11-23 23:43
因为原来电视剧的场景也是在北京附近的一个地方搭的,没有整个七侠镇的景吧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