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借了他爸爸500元又跟妈妈借了500元,一共1000,然后自己买了双鞋子花了970元,剩下30

2022-09-15 15:37

2022-09-15 20:33
970/2=485 485+10+485+10=990 小明自己的10元加上990=1000
更多回答

这样的话就是等于他借了爸爸妈妈们980元。减去他买东西的970元。980-970。就等于他手上十块钱。

可以这样算。爸爸的10元,加妈妈的10元。加自己留下的10元。加衣服的970元=1000元。

这题是误导人的。

如果还了爸爸10元,还了妈妈10元。那就是借了爸爸490元,借了妈妈490元。一共借了980元。买衣服花了970元。不是剩下手里的10元了吗。

一共借了1000,用去970,剩下30元, 还爸爸10块, 还妈妈10块,也就是970+10+10=990,自己剩下了10块,那么990+10=1000。

小明借了爸爸妈妈1000块钱有还了他们一人10块,所以就相当于小明只借了980元,他买鞋子花970元+自己剩的10元=980元。

他自己为什么要拿剩下的十块钱呢?如果把30平均分成两份,就是两个15,这两个15也就是爸爸和妈妈的钱970+15+15。就等于1000元。所以小明拿了十块钱,这是个套路,他为什么要拿十块钱,这明明就是他借爸爸和妈妈的钱。

正确的算法:

其实这句话就不对了“自己剩下了10块, 欠爸爸490, 欠妈妈490”,970除以2等于485,再加上还的10元,就是欠495元,而不是490元。或者这样算:买了衣服了970,一共还了20元,970+20=990,(不是分别欠490,而是一共欠990),然后加上自己的10元就等于1000。

这样的话就是等于他借了爸爸妈妈们980元。减去他买东西的970元。980-970。就等于他手上十块钱。

假设小明一开始借了妈妈490借了爸爸490买鞋花了970加上自己的十块,就刚好够980。

但题目说是借了父母各500,所以他还的钱根本就是当初借的钱,他还了十块就已经开始按他借490算了,可题目还是按借了500算。



减法公式

1、被减数-减数=差

2、差+减数=被减数

3、被减数-差=减数

减法相关性质

1、反交换率:减法是反交换的,如果a和b是任意两个数字,那么

(a-b)=-(b-a)

2、反结合律:减法是反结合的,当试图重新定义减法时,那么

a-b-c=a-(b+c)

这道题其实让我们迷惑在了叙述上,我们不能用正常逻辑来看这道题 首先小明借爸妈1000元 鞋是970 也就是说小明欠爸妈各485,小明还给爸妈各十元,就是各欠495 495x2=990加上小明的十元就是一千,这道题要关键在于买鞋的花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