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频率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2022-07-16 08:31

已知采样频率是指录音设备在一秒钟内对声音信号的采样次数,比如采样频率是44.1Khz,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2022-07-16 11:03
采样频率可以这样理解,单位时间内的采样点数目,比如采样频率为44.1KHz,则1s内采样点有44.1*10^3个,每个采样周期(通常情况下采样周期是一致的)t=1/44.1*10^3
更多回答

采样率计算方法

1、音频RTP包时间戳增量计算,设为x

2、计算封包间隔,取200包时的时间,然后/200即得封包间隔y

若采样率为a(Hz),则有 a / 1000 * y = x;如果封包时间是20ms,而采样率是8000Hz,则每一块的时间戳递增是160。

扩展资料

如果不能满足上述采样条件,采样后信号的频率就会重叠,即高于采样频率一半的频率成分将被重建成低于采样频率一半的信号。这种频谱的重叠导致的失真称为混叠,而重建出来的信号称为原信号的混叠替身,因为这两个信号有同样的样本值。

一个频率正好是采样频率一半的弦波信号,通常会混叠成另一相同频率的波弦信号,但它的相位和幅度改变了。

以下两种措施可避免混叠的发生:

1)提高采样频率,使之达到最高信号频率的两倍以上;

2)引入低通滤波器或提高低通滤波器的参数;该低通滤波器通常称为抗混叠滤波器

抗混叠滤波器可限制信号的带宽,使之满足采样定理的条件。从理论上来说,这是可行的,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滤波器不可能完全滤除奈奎斯特频率之上的信号,所以,采样定理要求的带宽之外总有一些“小的”能量。不过抗混叠滤波器可使这些能量足够小,以致于可忽略不计。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