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俗家弟子的背景信息

2024-07-01 07:00

2024-07-01 10:09

少林寺俗家弟子的称号始于大唐,由于少林十三棍僧救唐王立下汗马功劳(参见《少林寺》的主要情节),李世民称帝后,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对少林寺大力扶持,并传旨少林寺院招收僧兵为国家培养将士,于是,天下练武之人纷纷涌向少林,因为习武的目的各有不同,所以把习武者分为两类:
一种是剃度受戒,与一般和尚无异;
另一种是保留头发,可选择在寺庙也可在家中修行,故称俗家弟子。
习武的俗家弟子在艺成后,要经过严格的比武考试,在打出木人巷、十八罗汉阵后方可下山,因此,少林寺历代俗家弟子中是人才辈出,有名的像武当派始祖张三丰、宋太祖赵匡胤、近代名将许世友、电影电视上我们所熟悉的忧国忧民的黄麒英父子、少年侠客方世玉、洪熙官等,可以说个个身怀绝技,武艺高超,“入流”的很。
上世纪八十年代,自《少林寺》开始,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阵狂热的少林、功夫风潮,银幕上一时间刀光血影、拳脚飞羡州备扬,其中以张炎和徐小明的作品最为有名,前者的《少林寺》、《少林小子》及《黄河大侠》与后者的《木棉袈裟》、《海市蜃楼》等在当时称兄毁得上是家喻户晓、街知巷闻,多少青少年热血沸腾,摩拳擦掌,有甚者更是跋山涉水,亲自去少林登门拜访,执意要出家修炼(媒体有过报道)。在这其中,有一部电影虽然名气不大,但其趣味性、武打的精彩性却丝毫不输于前面的几部,并且在以往的故事俗套中独辟稀径,将视角转向了少林寺的“非正规军”---俗家弟子。
由中港合作拍摄的《少林俗家弟子》,主要情节走邵氏《少林三十六功房》的线路,惟独不见血海深仇和民族仇恨,同样描写在少林寺的修炼过程,风格却是情趣昂然,喜剧效果突出,结尾的正邪大战也没有过分的暴力渲染。一部戏看下来,令人身心愉悦,迹配备感轻松。从开始媒婆一出现,就奠定了整部片子的基调,这个巧舌如簧的媒婆一边吐沫星子直飞,一边口误连连,明明是说媒,却把二人比做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比金坚,一下子就把人乐坏了。而进步青年范冬雨为躲避胖妞的逼婚,毅然逃到少林寺做俗家弟子。在寺院里学武的戏占据了影片大部分时间,几个非职业演员的表演团结紧张、生动活泼,极具生活气息。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