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2篇寓言+1篇读后感

2024-02-14 05:06

先写2篇寓言.寓意要差不多.不然不好写寓言读后感.就是写这2骗寓言的读后感
2024-02-14 08:39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寓言写了匡衡少年时读书的两件事,一件是凿壁偷光,一件是借书苦读。它赞扬了匡衡勇于战胜艰苦的条件,勤奋的读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刻苦读书的好榜样。 七、《愚公移山》

有一位老人名叫愚公,都快90岁了。他的家正面对这两座大山。大山阻塞交通,出行总要绕着道走,因此,他决心搬掉门前的两座大山,修一条平坦的大道,统一了家人的思想,愚公带着儿孙们开始挖山。虽然一家人每天挖不了多少,但他们还是坚持挖。有一个叫智叟的老人得知后来劝愚公0,可愚公不听他的继续挖。当时山神遇见他们挖山不止,便向上帝报告了这件事。上帝被愚公的精神所感动,派了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从此,这里不再有高山阻隔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顽强的精神意志和不怕困难的毅力,是可以创造出一个超越人类想象的奇迹。作为学生,我们就应该踏踏实实,发奋努力,刻苦学习,用自己坚韧的步伐走向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