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024-01-24 06:31

2024-01-24 10:41

意思:不登上高山,就不能够知道天到底有多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有多么的厚。

解析:

1、之可以译作的。之:无实义,属于语气助词,表判断语气。临指面临。

2、这句话不仅仅是要形容天之高,地之厚,更说明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保持着谦虚着心态,要秉着永不止步地学习的态度。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不可以停止学习的脚步。

这句话出自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荀子》中的第一篇文章——《劝学》。

关于《劝学》、荀子:

1、《劝学》这篇文章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写的是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段写的是正确的学习态度,第三段论述了学习的内容与途径,第四段写的是学习的最终归宿。

2、荀子 (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