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汉字演变的故事啊,比如什么什么字是怎么来的。

2023-12-14 14:59

越多越好!务必记住是什么字的由来,比如鸟.空.张……
2023-12-14 18:08
「望」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下有「土」墩、上站一「人」、仰「目」而视,表示一个人站在土墩上举目仰望的意思。金文「望」字有的如甲骨文,有的加了一个「月」,表示站在土墩上的人,正在「举头望明月」。小篆「望」、「望」本是一字,《说文》作两字处理。「望」字左上的「臣」由仰「目」变来;「望」字则以「亡」代「臣」,成了「亡」声字。「望」、「望」下部本从「人」在「土」上。
「望」的本义就是仰望、远视。与「望」字有关的成语有「望梅止渴」、「望眼欲穿」等。「望」指人站在高处抬头远看,由此引申出「期待、盼头」的意思,如盼望、希望、期望、渴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喜出望外等。

农历每月十五日,从地球上看见的月亮最圆,这种月相叫做「望」。从周代初期起,古代的历法就把农历十五日叫作「望」,十六日叫作「既望」。「望」字的金文字形可能便是根据这个意思造出来的。

现代社会分分秒秒离不开「电」,然而你知道古人眼中的电是怎样的吗?原来,在古文字中,「」和「申」是同一个象形字,作闪电炸裂、电耀曲折之形。由於此字很早就被假借为地支第九位的「申」,所以后来便在表示闪电本义的「」上,加上「雨」。《说文》:「电,阴阳激耀也,从雨,申声。」
周代金文中有「享孝於皇申祖考」的话,意思是「祭献和孝敬伟大的神灵祖宗」。把「申」,也就是「」,当「神」来用,说明当时的人的确把「」当「神」来看了。后来「申」旁加「示」(表示与神灵有关概念的部首),才分化出「神」来。究其原因,以「电」为「神」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