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王大娘子斗不过林小娘,怎么养出的孩子却个个更优秀?

2023-12-02 20:49

2023-12-03 01:11
大娘子斗不过林小娘是输在心计,但大娘子心善正直,知善恶,明是非,肯听劝,能容人,有大局观,教出来的孩子不恶毒,不拘气。长柏又得王老太师言传身教,华兰曾得老太太教养,就连最像大娘子的如兰,有些女儿家的小脾气,大娘子还不惯着她。她信任尊重刘妈妈,为犯错的彩环求情,偶尔如兰吐槽明兰,她也能正确看待,她缺的是心计,不是品行!
更多回答

王大娘子刚嫁给盛紘的时候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还算和睦,她对盛老太太这个婆母的态度也十分恭敬,可自从林小娘以养在盛老太太房里姑娘的身份勾搭了盛紘,还把生米煮成熟饭怀上盛紘的孩子嫁进盛家做妾之后,王大娘子与盛紘就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地没有间断过,以至于最后出生的如兰一直都不受父亲的喜爱。



不过就算王大娘子与盛紘之间横了林小娘这根刺,也依然没有妨碍王大娘子教养孩子的态度,长柏、华兰和如兰这三个孩子都被她抚养得很好,反观林小娘所生那两个备受盛紘宠爱的长枫和墨兰却走上了歪路,着实是令人唏嘘。那么问题来了:王大娘子连林小娘都斗不过,怎么养出的孩子却个个都比林小娘养的优秀呢?



一、华兰

华兰是在明兰前头养在盛老太太膝下的姑娘,她虽然在一些生活习性上遗传了王大娘子的动作和口头禅,但性格方面更多是继承了盛老太太的稳重和端庄,这份大气可不是林小娘那样的人学得来的,墨兰一直跟在林小娘身边自然也接触不到这样的教育,她从基因到习性上能模仿和学习的只有林小娘的妾室手段,当然不可能比得上华兰的人品。



二、长柏

长柏启蒙之后是先跟着王大娘子的父亲王老太师读书学习的,他的性格中包含了王大娘子的咋呼和王老太师的正直,所以时常让王大娘子产生一种“生了个爹”的错觉;而长枫虽然没有被林小娘带歪,盛紘那首鼠两端左右摇摆的性格着实也起不了什么好榜样,唯一灌输给长枫的好思想就是不想着靠妹夫帮衬,格局上当然是比不过长柏的眼光 了。



三、如兰

如兰从小都没离开过王大娘子,她的脾气秉性跟母亲是最最相近的,大家别看如兰后期与明兰关系亲密,其实一开始她也没把明兰放在眼里,每当如兰说起嫡庶言论的时候不也把明兰骂进去了吗?是王大娘子在听到如兰开口闭口嫡女庶女的话语后,严厉教育了她一顿,如兰才开始收敛的,加上后期明兰又把墨兰怼得哑口无言,如兰就彻底把明兰当成与自己的统一战线了。



其实要从天赋方面来说,长枫的文笔和墨兰的才情确实不低于长柏和另外三个兰,但是王大娘子深知美色误人和品行端正的重要性,从不允许长柏在科考前与女使鬼混,也不放纵如兰有时候无理取闹的小性子,所以长柏和如兰还有华兰都是有情有义的好孩子,这一点可是连林小娘和墨兰母女都不得不承认事实。



不过林小娘却不认为心软没有害人之心是什么好事,在她的世界里所有想要的东西都只能靠自己去争取,别人的脾气好只是方便她利用的工具和跳板,这样的习惯固然能够让人在短时间内获得好处,但人与人之间相处拼到最后靠的是真诚,墨兰带着这样的品行不管嫁去什么样的人家都别想有好下场,她过人的才情也会被她的恶毒给掩盖下去。

熟悉《知否》这部电视剧的人都知道,王若弗出身名门,父亲配享太庙,嫁到盛家就是大娘子,地位尊贵。但是,拥有一手“王炸”好牌的她,却被林噙霜这个妾室压在头上好几十年。可以说,王若弗是不够聪明的。

但是,王若弗生的三个孩子,盛华兰、盛长柏、盛如兰,却个个有出息。盛华兰高嫁忠勤伯府,端庄又会持家;盛长柏科举路上是一路凯歌,年纪轻轻就金榜题名;盛如兰,耿直、随性,嫁给了勤奋上进的寒门举子。王若弗不够聪明,但她养出的孩子,前程都不错。这种反差会让人感觉简直不可思议,这样的母亲,为啥就能养出有出息的孩子?

其实,仔细看剧会发现,王若弗虽然愚钝,不懂得经营婚姻,还屡屡着林噙霜的道,但是在教育孩子上,她还是一点都不马虎的。

注重培养孩子的礼节和修养

王若弗做什么事情都是堂堂正正的,她教育孩子很注重培养孩子的礼节和修养。同样是盛家孩子,盛华兰被送到盛家老太太手下教育,得到宫里有教养的嬷嬷教授规矩和礼仪,培养得气质出众、落落大方;而盛长柏,也时常被王若弗教导要以学业为重,才有了上进好学;至于盛如兰虽然咋咋呼呼,但是出门应酬也都是规规矩矩的。王若弗对孩子们管教森严,想让孩子们都往正途上走。

对比林噙霜对孩子的教育,就能显示出王若弗教育孩子的可贵。林噙霜对孩子的约束不足,她的小儿子盛长枫整天不务正业,出门结交坏朋友,身边也都是一些莺莺燕燕;她的大女儿,还被她唆使和人偷情,不择手段嫁入高门。所以,王若弗的孩子品行端正,人生道路走得更加长远。

注重儿女的前程,但是讲究底线

王若弗在教育孩子上,一心为了孩子们前程打算,比如,她希望女儿都嫁入高门。所以,她在为大女儿择了忠勤伯府这门亲以后,也想过把小女儿嫁给齐小公爷,后来不成,也劝说女儿和顾廷烨成亲。但是,她的这些想法最后都落空了。原因就是,她女儿和齐小公爷双双无意,她也知道女儿无意顾廷烨。王若弗虽然希望女儿嫁得好,但是有底线,当正路走不通时,她不会想到走歪门邪道,更不会让儿女走一些歪路达到目的。

而且,最后王若弗的小女儿盛如兰嫁给一个穷举子,她也同意了。可见她教育孩子的底线是,讲道德、不唯利是图的。对比林噙霜择婿只看门第、家世,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教育孩子时有风度

王若弗是盛家明媒正娶的大娘子,她教育出来的孩子,也是颇具嫡子嫡女的风范,从来不会想着用下作的手段打压妾室以及妾室的儿女,顶多是让儿女们有出息,比得过妾室生的孩子。王若弗教育孩子处事要讲究风度,这源于她心思简单无城府,又颇具名门贵女的骄傲,所以她教出来的孩子,也是行得正坐得端,个个有出息。

原著党:问题有两个错误。
一,王氏并非斗不过林姨娘。要知道在古代确定一个男人是否宠爱一个女人主要看孩子的多少(身体不好的除外,例:老顾侯的第一任妻子大秦氏),林姨娘能和盛纮勾搭上的主要原因是王氏自觉自己低嫁,在盛府啥事都要管,让盛纮在她面前没有男子气概,这时林姨娘趁虚而入,一边是风花雪月(这个王氏咋都做不到),一边小鸟依人(王氏大意了),这下子没尝试过爱情滋味的古代士大夫燃起熊熊爱火。而王氏再发现后只知道使性子(从小生长在叔婶家,过得太安逸,没怎么见过世面,也不会家里的手段),等林姨娘生了两个娃才知道回家搬救兵,此时王家迅速出手,挽回颓势,总的来说,虽然我方有猪队友,可是耐不住猪队友背景深啊;
二养出的孩子个个优秀,这个实在是说不过去。一,明兰不优秀吗?是她养的吗?二,如兰优秀吗?要知道小说背景是儒家思想盛行时期,家里的孩子教育问题是要分男女的,当家主母其实对孩子多是照顾,吃饱穿暖,生活日常,男孩一般到了年纪请家教或者上学,女孩选择面就比较少了,有条件的还可以上个学(如顾廷烨的庶长女蓉姐儿)或者请个家教,没条件家里人能教教,不能教就没办法。盛纮和王氏还算比较负责的大家长先后请了教习嬷嬷(盛老太太请的)和庄老师(盛纮踩得狗屎运加上坚持不懈),因此盛家的几个孩子学习条件上还是比较不错的,至于说王氏的孩子优秀,林姨娘的孩子不优秀也不见得,林姨娘的枫哥儿和墨兰其实还是比较优秀的,枫哥儿是点背,一个不靠谱的妈,以及厉害的长兄柏哥儿,墨兰是从小就被她妈养歪了,心思不好。而王氏的孩子华兰,柏哥儿,如兰,三人的生长条件不同华兰出生于父母恩爱时期,祖母教过字,父亲上班时还带过,见识自然不同;柏哥儿身为男孩上过不同老师的课,而且小的时候外祖父还没去世教过不少人生哲理(三朝元老就是不一样),如兰就不同了,出生于父母关系最尴尬时期,从小就不受父亲喜欢,再加上受母亲影响,不喜诗文,没心眼,还自私。可以说盛家的孩子中,如兰是长相智商都最平凡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