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碗腔 赵篆英

碗碗腔 赵篆英

卿清赏戏与英语教学
426842

     赵篆英(1942-2005) 太原晋源人,1958年参加太原市南郊区文工团,1959年调入太原市碗碗腔剧团。师从赵加宾、冯庆荣等皮影戏老艺人。曾得京剧大师尚小云及水上漂(王玉山)指教。她嗓音清脆甜美,表演洒脱自然,刻画人物个性鲜明,既善演碗碗腔,也能演唱晋剧,其演现代戏尤为出色。后在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执教至退休。

      因其父在晋源东街卖驴油炒灌肠飘香十里八村,所以赵篆英得艺名“灌肠旦”。

代表剧目有《王魁负义》《桃花计》《拜月记》《姐妹易嫁》《屠户状元》及现代戏《社长的女儿》《尹灵芝》《木匠迎亲》等。主演过《茶瓶记》《汉宫春秋》《呼家将》等晋剧剧目。



 “天生我才该唱戏”

  这是赵篆英一篇自传中的开篇语。的确,她是注定属于这一行当的。1958年,16岁的赵篆英进入太原市南郊文工团,当年就凭借在大型歌剧《朝阳沟》中对银环一角的成功诠释而初露头角。1959年,当时的太原市月影剧团(太原市碗碗腔剧团前身)借调她去演出,由于在《桃花计》中的演技出色一举成名,从此成了团里的台柱子。

  与赵篆英共事40多年的老搭档郝春鉴告诉记者:“赵篆英脑子活,唱腔不守旧,总能唱得和别人不一样,老百姓特别接受,她这个名角是百姓给的。”赵篆英的老伴儿、当时剧团里的鼓板手逯志忠说:“当时没有电视,让老百姓认可就全靠不停地演出,她那时候一年四五个月在农村,附近农村的老百姓一听说她去演出,能赶二三十里地去看。”

  在艺术上有一股“扭”劲儿的赵篆英一生演过的戏有几十部,扮演主角的也有十多部,为碗碗腔这个剧种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40年前的“遗像”

  在赵篆英塑造的众多角色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当数《尹灵芝》,而当年正是由于这部戏的演出还引出一段故事。

  尹灵芝是我省寿阳县的一位刘胡兰式的英雄人物,周总理曾为她题词:“慷慨就义、为国牺牲”。1964年,碗碗腔剧团去寿阳太平乡赵家脑尹灵芝的故乡演出,舞台上赵篆英塑造的尹灵芝形象深深打动了英雄的同乡。戏刚演完,一位农村妇女跑上台,哭着对赵篆英喊“姐姐”,原来她正是尹灵芝的妹妹尹灵变,她觉得赵篆英演得太像了,以至于她觉得是姐姐又回来了,而后两人抱头痛哭。看着这场面,台下的所有人也跟着情难自抑。

  伤心过后,尹灵芝的家人向赵篆英提了一个请求,由于尹灵芝生前没有照片,他们想问问能否把赵篆英的舞台照放一张在尹灵芝的烈士陵园里,没料到赵篆英回答得非常爽快:“我很愿意,只要烈士陵园同意就行。”就这样,赵篆英的相片被请进了尹灵芝烈士陵园。

用户评论
  • 1339199lmza

    感谢上传,勾起无数回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