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氏春秋

糜氏春秋

旅居云南
9594

华夏糜氏源流考

                                                     糜果才

 

编者按:

有糜以来,糜氏族人经历艰难,发展曲折,最后分布于大江南北、祖国各地。糜氏本来天下一家,但由于代远年湮,口传有别,各地家谱对糜氏起源记述却不尽相同,有植物说,有官名说,有封地说,有职业说,有的地方甚至将四说载于一谱,令后世子孙正误莫辨。在分流的问题上,有的地方甲谱记载糜豹早于糜竺,而乙谱又记载糜竺早于糜豹,其混乱情形,可见一斑。有鉴于此,亟需理清糜氏源流脉络,以为统一。

《华夏糜氏源流考》一文,是中华糜氏联合会会长糜果才经过多年认真考证撰写的。文章从问题提出到辨析,从糜氏起源到糜氏分流再到糜氏现状,最后得出结论,作了有理有据的详细论述,图、文、表并茂,堪称糜氏文献的开山之作,它对于中华糜氏联合会下一步编撰《全国糜氏总家谱》将起到奠基性的重要作用。

本报专刊刊登全文,就是希望广大糜氏族人认真阅读,积极参与讨论,发现新的线索,提出不同观点,补漏填缺,纠偏改误,最终达到使《华夏糜氏源流考》更加准确无误的目的。

随文同时选发一组读后短论,以飨读者。

 

问题

树高千尺必寻其根,源深万丈须浚其流。

人生大事,在于知源流。

“我从哪里来?”“我的家族来自何方?”这是每一个人人生中的两大困惑和疑问。

我自有识以来,对“我从哪里来?”“我的家族来自何方?”这两个问题,与大多数人一样充满了困惑和疑问。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我从哪里来?”有了一些懵懂的思考之后,对“我的家族来自何方?”的求知欲愈加强烈。

姓氏是最重要的个人特征,是一个家族的印记,氏姓维持了全体氏族成员的共同世系关系,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在历史上起着独特的氏族凝聚力的作用。

我的家族糜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也是一个小姓,在北宋初年成书的《百家姓》里,虽然名列其中,但并不靠前,排名第215位。1987年,据有关部门统计,糜氏在全国排名更加靠后,为第420位。关于糜氏家族的起源,史料众说纷纭,有“黍类植物耕种”说,有“楚大夫封地糜亭”说,有“工尹糜名字”说,有“蒙古人炒糜子职业”说。一个小姓,竟然有四种起源说法,这显然不符合“大姓多出,小姓一出”的姓氏起源规律。还有糜字发音的问题,有的地方读糜(mi),有的地方读(mei)。种种问题,扑朔迷离,让人难辨是非。

辨析

有鉴于糜姓起源的四种说法与糜字发音,有必要进行一番认真的梳理和剖析。

先说“黍类植物耕种”说。“黍类植物耕种”说是有史以来糜氏起源最正统最可信的说法,糜氏为神农之后,专门种植糜子一类的作物,周代曾经在楚国的西北部建国,国君为糜子。

再说“楚大夫封地糜亭”说。这种说法显而易见的是先有糜亭而后有楚大夫。那么糜亭从何而来?为什么这个地方会叫糜亭?还有楚大夫是谁?名字为何?按照历史学“没有依据的历史是最不可依凭的历史”的观点,楚大夫之说不可采信。从“楚大夫封地糜亭”这8个字来看,可以断定的是古代汝南郡(今河南汝南)有一个地方居住着一个糜姓家族,因而这个地方就取名“糜亭”,就像后来陕西西安的糜家桥、山西方山的糜家塔、山东临沭的糜家村等名字的来源一样,楚大夫被楚王分封于糜亭,从此,糜亭成了楚大夫的采邑,糜亭糜姓族人的后代按照常人攀高附贵的思维习惯,就将楚大夫奉为自己的先祖。

第三,说“工尹糜名字”说。工尹是春秋楚国时的官名。《左传·文公十年》:“王使为工尹。”杜预注:“掌百工之官。”据史料记载,当时担任工尹之官的人叫熊糜。熊糜,姓熊,名糜。后人仅凭熊糜二字里有一个“糜”字就将熊糜说成糜氏的祖宗,显然是更不靠谱的。

第四,说“蒙古人炒糜子职业”说。据说古代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一带有一些专以炒糜子做茶点为职业的工匠,即胡尔申巴达氏,汉译就是糜姓。就“蒙语胡尔申巴达氏汉译糜姓是否准确”这个问题,我曾请教和咨询过一位内蒙古的著名作家,他的回答是否定的。因此,仅仅依据炒糜子这一职业,就断定说从事这一职业的工匠姓糜,就更不足为凭,不能令人信服了。

最后说一下糜字发音的问题。有的地方读糜(mi),有的地方读(mei),这可以理解为转音的正常现象。同样一个字,古人与今人发音不同,南人与北人发音不同,即使同处一省,一县与一县发音也有不同,比如湖南的湖字,北人读(hu),而湖南人却读(fu)。再比如浏阳河的河字,北人读(he),而湖南人却读(huo)。由此看来,一个湖南有两种读音不能理解为是两个湖南,一条浏阳河有两种读音不能理解为有两条浏阳河。一个糜字有两种读音,与上述例子同属一理,也就无须赘言了。

我的家族究竟来自何方?带着愈来愈多的困惑和疑问,出于一个糜氏子孙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我翻阅和收集了大量的关于糜氏家族史的书籍和资料,哪怕是只字片纸。2001年春二月,我接手了《山西糜氏族志》的编撰工作,曾对“我的家族究竟来自何方?”进行了一番苦苦的追寻。2014年10月,中华糜氏联合会成立,我又有幸看到了《江苏句容糜氏家谱》《江苏无锡糜氏家谱》《江苏仪征糜氏家谱》《湖南靖州糜氏家谱》《贵州毕节糜氏家谱》《湖南邵陵糜氏家谱》《重庆秀山糜氏家乘》《山东曹县糜氏家谱》。这些家谱有的修于清代,有的修于民国,有的修于现代,最早的修于明代,家谱里虽然对糜氏起源的认识有些混乱,但尊崇的祖先却都是三国时蜀国的安汉将军糜竺。后来,我对从未修过家谱的山东省临沭县、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内蒙古鄂尔多斯杭锦旗、四川省渠县以及新疆、云南等地群居的糜氏家族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了解,此后,我就我掌握到的我的家族的源流知识,通过写信、打电话等方式,与“国”字级的几个从事姓氏研究的顶级专家、教授进行过交流和探讨,他们除了赞赏我苦追不舍的精神之外,更多的是赞同我对糜氏源流的看法和观点。他们认为,关于糜氏起源,最可靠的说法应是“黍类植物耕种”说,至于其余三种说法,皆有附会、捉影、杜撰、演义、谬传之嫌。全国各地糜氏族人都尊崇的一个祖先——糜竺,就足以能够说明这个道理。

至此,“天下糜氏一家”的糜氏源流在我的脑海里便逐渐清晰起来。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