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价】帝国推手:刘伯温|明朝第一谋臣|刘伯温传:算破天机

【超低价】帝国推手:刘伯温|明朝第一谋臣|刘伯温传:算破天机

文振廷
1.82万523

内容简介


在中国历史长河里,曾经有一位传奇般的人物,他的身份颇有些神秘,才能又超出世人太多,他似乎总能通晓天机,预知未来之事,民间百姓便认为他是天上的神仙下凡,所以对他“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都不为奇,这个人就是元末明初的刘伯温。刘伯温是一个满腹经纶的儒生,但他最擅长的却是阴阳五行、风水占卜。他随意“掐指一算”,就能知过去未来;他“夜观星象”,便能知晓天下大势;当淳朴、善良的红巾军士兵问他是不是真的神仙转世时,他会一脸高冷的样子,微笑不语,深藏功与名,既不否认,也不承认。中国民间历来推崇神鬼文化,对于智慧尚未完全醍醐灌顶的古代人来说,这位智谋超越了当时芸芸众生的杰出人物被赋予神话色彩也是很自然的。也基于此,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刘伯温的离奇传说,令人神往!然而,真正的刘伯温绝不会是传说中的那么有趣,因为只有那个时代中真正的顶尖人物,才有资格成为朱元璋的左膀右臂,可是在心狠手辣的朱元璋面前,任谁也潇洒不起来。相比传说,刘伯温的真实人生历程其实更加精彩,更加惊心动魄。

刘伯温生平大事记

1311年,刘伯温诞生于浙处州府青田县南田山武阳村(现属文成县);生于书香门第,父爚,字如晦,曾任元遂昌教谕;爚共三子,伯温为第二子;自幼博学强记,“于书无不窥”,据说他“神知迥绝,读书能七行俱下”。

1324年,刘伯温入括城(处州府治,今丽水附近)郡庠读书;除习《春秋》及程朱理学,“习举业”外,“诸子百家过目即洞其旨”,“凡天文、兵法诸书,过目洞识其要”。

1327年,刘伯温得其师郑复初赏识,对其父说:“君祖德厚,此子必大君门”。

1328年,18岁的刘伯温开始在青田石门洞读书,著《春秋明经》二卷,因学业精进,得以科场连捷。

1333年,23岁的刘伯温赴大都(今北京)会试,作《龙虎台赋》,中三甲第二名进士;初露锋芒,很得名流赏识,侍讲学士揭傒斯(字曼硕)夸基是“魏征之流,而英特过之,将来济时器也”,也有人赞他是“诸葛孔明之俦”。

1336年,26岁的刘伯温初登仕途,任江西瑞州路高安县丞,作《官箴》以勉,决心“振惰奖勤,拯艰息疲”,“禁暴占奸”,“视民如儿”。

1337年,刘伯温为高安县丞,“以廉洁著名,发奸摘伏,不避强御,为政严而有惠爱,小民自以为得慈父,而豪右数欲害之”。

1338年,刘伯温仍为高安县丞;“新昌州有人命狱,府委公复检,案核得其故杀状,初检官得罢职罪,其家众倚蒙古根脚,欲害公以复仇。

1340年,30岁的刘伯温为江西行省职官掾史,“以谠直闻”。

1342年,刘伯温“与幕官议事不合,遂投劾去”;随后隐居力学,“至是而道益明”,《百战奇略》、《多能鄙事》约作于是时。

1344年,刘伯温游学江东,小驻丹徒,并曾赴大都,历三年乃归,期间写了不少诗词。

1347年底,刘伯温离江东返回家乡。

1348年,刘伯温寓杭州,为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行省考试官;长子刘琏出生。

1350年,40岁的刘伯温辞职,闲居杭州,次子刘璟出生。

1351年,刘伯温闲居杭州,至年底,徐寿辉兵锋指向饶州、信州,时局有变,他带病辞杭归里;在杭州期间,写了不少文章。

1352年,刘伯温任省檄为浙东元帅府都事,自杭赴浙东,在台州、温州一带参与戎事,并议筑庆元诸城拒敌。

1353年,刘伯温年初在杭,三月由浙东元帅府都事辟为行省都事;十月因建议招捕方国珍,上官“以为伤朝廷好生之仁,且擅作威福”,受免职羁管绍兴的处分;十月至年底,在青田家乡。

1354年,羁管于绍兴期间,刘伯温放浪山水,广交朋友。

1355年,45岁,刘伯温仍居绍兴,放浪山水,以诗文自误,写了不少诗、游记。

1356年,刘伯温仍在绍兴,二月赴杭,复任行省都事;三月自杭归处,与石抹宜孙同谋剿匪。

1357年,刘伯温改任行枢密院经历,与行院判石抹宜孙守处州,因“功”升行省郎中。

1358年,刘伯温任行省郎中;年底,执政者抑其军功,仍以儒学副提举授处州路总管府判,且不与兵事,乃愤而弃官归里;在处州期间,与石抹宜孙歌诗往来很多,结集为《唱和集》。

1359年,刘伯温隐居家乡南田,著《郁离子》,“以俟知者”,“以待王者之兴”。

1360年三月,50岁的刘伯温应朱元璋礼聘,赴应天,呈时务十八策,受朱元璋礼遇,“谓为天下屈四先生”,筑礼贤馆居之;留帷幄,预机密谋议;闰五月,陈友谅引兵攻应天,刘伯温竭力主战,以为“取威制敌以成王业者在此时也”,朱元璋用其策“乘东风发伏兵击之,斩获若干万”,朱元璋以“克敌赏”赏基,刘伯温“辞不受”。

1361年,刘伯温参与军机,力劝朱元璋摆脱韩林儿自成局面,大展宏图,并为之订下了“先陈后张”的征讨大计;在他的谋划下,朱元璋下江州(今九江)、降洪都(南昌)。

1362年,刘伯温回乡葬母;回乡途中,平定金、处苗军之乱;“太祖数以书及家,访军国事,基条答悉中机宜”。

1363年,营葬母毕,刘伯温回京,途中助建德守将李文忠退张士诚军;二月,张士诚围安丰,刘福通请兵救授,刘伯温谏曰:“不宜轻出”,朱元璋不听;四月,陈友谅乘间围洪都,引爆鄱阳湖大战;战斗中,刘伯温救了朱元璋一命,陈友谅兵败身亡。

1364年,朱元璋继吴王位,刘伯温仍参与军机;朱元璋每恭已以听,常呼老先生而不喊名,称赞他“吾子房也”。

1365年,刘伯温在应天,参与机密谋议;七月,朱元璋置太史监,以其为太史令。

1366年,56岁,刘伯温仍为太史令;八月,承朱元璋命,卜地筑新宫于钟山之阳。

1367年十月,朱元璋置御史台,以刘伯温为御史中丞,平公滞狱若干人,奏请立法定制,与李善长等一起定律令;十一月,上《戊申大统历》;十二月,《律令》成。

1368年,刘伯温任太史院使、御史中丞,复兼太子率更令,奏立军卫法;四月,刘伯温奏斩中书省都事李彬,忤李善长;夏,妻丧,八月告归,十一月奉召还京。

1369年,刘伯温以资善大夫御史中丞兼太子赞善大夫居京师;十月,与朱元璋论丞相人选,忤杨宪、汪广洋、胡惟庸。

1370年,60岁,刘伯温以资善大夫御史中丞兼太子赞善大夫在京,四月兼弘文馆学士,十一月进封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护军、诚意伯。

1371年,刘伯温告老归田,二月至家;八月,朱元璋致书问天象事。

1372年,刘伯温隐居山中,不预外事,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见青田县令即“称民谢去”。

1373年,刘伯温遭胡惟庸等构陷,被夺禄;七月入朝引咎自责,留京不敢归;作长诗《二鬼》。

1374年,刘伯温留京,病衰。

1375年,刘伯温在京,病重,胡惟庸遣医视疾后病转重;三月,朱元璋制《御赐归老青田诏书》,遣使护送归家;临终前,刘伯温交待遗嘱,四月十六日卒;六月,葬于夏山,享年65岁。






用户评论
  • 初初冬瓜籽

    作为掐指一算就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五百世',后算五千年!刘伯温!!一代名人!听他怎么掌控明朝的大小事务!听一个!走起

  • 思柔丨伊声相伴

    来了来了,来聆听文振廷的新书刘伯温的一身传奇,文振廷的声音好听,演播的口齿清晰,值得大家的聆听

  • 花香丨伊声香伴

    又是历史文,一如既往的好听!一直爱听文老师的书!可以了解历史!牛

  • 银河小锦鲤

    刘伯温是明朝的开国元勋,在金庸的小说里,他被赋予了传奇色彩。但真实的他到底是怎么样的,他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了后来的刘伯温。浅浅听了几十集,主播演绎的这本书是从大历史脉络下,结合他的家族史来讲这个人物的生平,中间也有不少有趣的点,比如,刘伯温和写《水浒传》的施耐庵竟然是师兄弟,再比如刘伯温的爹卷不动自己就卷儿子,好在儿子很争气,好不容易科考成功,却因元朝统治者重用的蒙古人和色目人而得不到重用。书中还提到了一点,刘伯温和道教以及明教的一些关系。主播的声音很磁性,口齿清晰。后续再继续听听。

  • 伊声香伴

    好听的书-,耐听的声音!一直都是这样子的喜欢他的声音!恭喜上架了!祝

  • 听友519209369

    哈喽哈喽我来了,来听文大大的历史书了,前面听了两本被大大的声音给迷住🤩,低沉带有磁性的嗓音太适合录历史书了,推荐给大家收听👂🌹

  • 七星高照丨伊声相伴

    我说主播老师你咋能播得这么好听呢?你抓住了的文章的精华之处!就是一个词!好听,爱听!爽

  • 手留余香丨伊声相伴

    听文振廷来讲刘伯温的一身传奇,文振廷老师演播的厉害人物声音口齿清晰听着超级好听舒服值得推荐大家一起来👭听

  • 伍好佳婷

    恭喜恭喜文老师的新书上架了!这么好听的声音太容易让人

  • 布丁可娃

    新书上架祝贺大卖哦,订阅听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