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指释迦牟尼佛的八万四千法门,它可摄于九乘法门、三乘法门,或者分为显宗、密宗法要。而且那么多佛开示的经书浩如烟海,咒语也有很多,有些刚了解佛教的人会觉得佛法深奥难懂,不知该如何学习。还有些学了一段时间的修行人,也会对佛教产生一些歧义和误解:有些人趋入显宗而排斥密宗,或者有人专修密宗而不学显宗,甚至彼此产生各种诽谤;又或者只接受显宗的小乘法门追求自我解脱,对大乘教法一概否定,这些都是非常不合理的。
学佛的最终目的是成佛。成佛意味着成就无上佛道,这是佛教修行的终极目标。
成佛的意义在于达到一种精神的境界,这种境界包括智慧、慈悲、信愿和神通等皆已具足,达到圆满无碍的状态。佛教认为,六道轮回充满了苦痛、无常和空幻,而成佛则是脱离这种轮回,达到永恒的解脱。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修行人,只要是自称为一个佛教徒,都应该明白在佛法中,显宗和密宗是同源的,一定要将这二者圆融无违地修学,并且要多修大乘教法,才是正确圆满的修学方法。就好比学习世间的知识,读完小学、中学之后,只有再读上去,才算是学业完整。所以,我们一定要全面地了解佛教。那究竟什么是佛教呢?其实佛教的教义简单归纳起来,仅有12个字的精华,那就是:“诸恶莫作,诸善奉行”,在此基础上再“自净其意”,这就是所谓的佛教。此偈虽然看似简单,但涵盖了佛教的全部教义,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觉得它很好懂而轻视了。
佛法怎么样修学?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01 依止善知识。
大家要明白,学佛必须依止一位具有智慧、悲心、经验丰富的善知识,否则,依靠自力想通达佛教的教义相当困难。《法华经》也说:“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当然,在依止善知识之前,首先务必要长期观察,要寻找一位有德行的人。而且,你在观察善知识时,不能以神通强、长相好、口才棒、财富多、威望高、名气大为衡量标准,关键要看他能否引导众生断恶行善。《大般涅槃经》中云:“善知识者,能教众生远离十恶,修行十善。以是义故,名善知识。”若具足这个法相,这样的善知识就可以依止。
有人或许认为:“依止善知识是多此一举,我自学佛经就可以了。”这种想法不正确。自古以来的佛教历史上,没有一个人能以自力证悟。佛陀在《华严经》中亦云:“譬如暗中宝,无灯不可见,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譬如漆黑暗室中的宝物,没有灯光则无法照见,同样,佛法中的甚深教义,若没有具证善知识的开示,纵然你才华横溢、智慧超群,也不可能通达,更无法趋入解脱正道。
02 发菩提心。
学习佛法最根本的就是发心。所谓发心,其实就是制定目标,比如你想前往拉萨,方向和目的地一定不能弄错。佛法就像个超级市场,内容十分丰富、应有尽有,无论你是要发财、要治病、要解脱,在里面都可以得到,而每个人最后所得的之所以不同,就是因为各自的目标不一样。我们作为大乘行人,学佛时一定要利益众生,千万不能困于自利的发心。只要你把方向搞对了,有了大乘的发心,那么成就一定很快。
如印光大师言:“菩提心者,自利利他之心也。此心一发,如器受电,其力甚大,而且迅速;其消业障,增福慧,非平常福德善根之所能比喻也。”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也说:“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
所以,以自利心修学佛法,即使有成就也不大,而只有发心为利益一切众生成佛,这种力量才不可思议。否则,即使你依止了善知识,但如果发心不对,每天都是为自利而奋斗,修行的力量恐怕也不强。
次第闻思修行。
很多人都把佛教当迷信,或者初入佛门者一般都停留在信佛的层面上,而不懂得佛理,就是因为没有系统学习过,所以修学佛法必须要有次第,而这个次第,就是先闻、思,然后再修、行。很多高僧大德都讲过,闻思修是佛教的根本,如果没有它,人与佛法就很难融合,所以大家对此不能轻视。
(1)听闻正法。
我们这些具无明烦恼的轮回众生,对于跟贪嗔痴相关的事,生来就有意乐,串习这些也很容易,而出世间的解脱法门,则很难依靠自力掌握,此时就必须依止一位善知识,在上师那里听受佛法,令心逐渐得以调整。
关于闻法的功德,《正法念处经》讲得比较多,如云:“以闻法故,心得调伏。”所以闻法能够调伏自心,而从没闻过佛法的人,不管是说话、做事,都会与贪嗔痴比较相应,无法趋入出世间解脱。
(2)如理思维。
对于所听闻的法义,不能只停留在书本文字知识上,而要反反复复去思维缘起性空至理。否则,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根深蒂固,仅仅只听一两句佛法,不可能那么容易对治它,我们可以从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皈依三宝、菩提心的利益。一层一层往上去修,最后定可安住于禅宗明心见性的境界。
有些人说:“我学佛已经很长时间了,为什么还有分别、执著、妄想?”其实不要说七八个月,就算七八年也不一定奏效,修行应该是有生之年,如果你没有这样坚持不懈,依靠不断如理思维来调心,习气则不可能被断除。
(3)如实修行。
假如你依止上师后,仅仅是听了佛法、稍作思维,却从来没有实修过,那也不能断除烦恼。就像饭是要自己吃的,如果光是看别人吃,根本不可能填饱肚子一样。所以,广闻和实修比起来,实修更为重要。
在修行过程中,显宗、密宗的法门特别多,但最契合我们,对直断烦恼、往生净土最有帮助的,应该是净土宗、禅宗、密宗。在修持这些法门时,我们一定要有方便方法,若以殊胜窍诀来摄持,便可如《华严经》所言:“以一方便,入一切佛法。”
比如以前有位弟子向赵州禅师求法:“我非常困惑,请您给我指点开悟之道。”禅师问他:“你米粥喝了吗?”他说:“喝了。”“那就去洗碗吧。”听到这句话,弟子当下开悟了。所以,弟子的信心与上师的方便法聚合时,稍稍一句话,也可以让人明心见性;上师跟佛没什么差别,就在闻思修中圆满信解行证,以此瞬间证悟了心性。可见,开悟说起来似乎也并不难,但我们作为普通修行人,有生之年还是要闻思修行,只有这样,才不会浪费自己的一生。
总之,在学佛的过程中,各位一定要先认识佛陀,并了解佛法到底是什么;然后这样的佛法要靠上师开示,自己同时要发菩提心、闻思修行。只有依照这种途径,修学才会稳固有序地向前迈步。否则,随便打乱这种次第,修什么法都不会成功。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