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素读版

《周易》素读版

经典颂扬_童蒙宝典
139110

《周易》介绍

《周易》,也称《易》或《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华夏民族思想、智慧与文化的结晶。《易》的成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由传说中的伏羲画卦,到商末周初的文王演《易》,就经历了长达数千年的持续演化!即使自文王演《易》到孔子作“十翼”,其间亦长达五六百年。因此,《周易》的成书过程被史家称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由此亦可见出,《周易》在华夏文化中的崇高地位与影响。

《易》本源于上古圣人的仰观俯察,本就蕴涵着深刻的宇宙与人生道理,尤其在经过周文王的羑里演《易》确定六十四卦并系以卦辞,以及周公据文王六十四卦系以爻辞后,《易经》之“经”始告完备;而经孔子《易传》(亦称“十翼”,即十篇关于《周易》卦爻辞的解释性文字)的解释和发挥后,《易》的深厚哲理始得以系统化呈现。因周代前后三圣的相继努力,《周易》“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历史地位因此奠定。

《周易》的思想智慧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老庄,天文地理,还是兵医阴阳、乐律算术,以及命理风水堪舆奇门之学等等,无不和《周易》有着密切联系。

《周易》的影响早已超出国门,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深刻影响。18世纪德国数理哲学大师莱布尼兹发明的二进制就得益于《周易》中阴阳八卦的启示,而它正是今日计算机时代全球最基础的通用语言。

不惟如此,今日困扰全球最顶级数学家与物理学家们的多维空间(三维以上空间)理论与量子纠缠理论,也只有在真正进入了古代中国《周易》的阴阳八卦世界后才能找到惟一正确的答案。

至圣先师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唐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虞世南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而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则说:“抚视《易》《书》《论语》三书,即觉此生不虚过。”今人张协和说:“近代学者由于《易》理之启示获得诺贝尔奖金者已有四:德国汉森堡,其论文为《测不准原理》;丹麦之玻尔教授,其论文为《相生相克原理》,并在庆祝酒会上以太级八卦纪念章赠人;中国杨振宁、李政道,其论文为《不对等定律》,并自称得之《易经》之启示。今后由此书而得奖者,当犹有其人,愿《周易》学者多为现代科技服务。”

世界知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西方科学家做出的成绩,有不少被中国古代科学家早就做出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之一是古代科学家自幼学习《周易》,掌握了一套古代西方科学家们不曾掌握的一把打开宇宙迷宫之门的金钥匙。”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李约瑟认为《易经》的太极图显示了宇宙间力场的正极和负极的作用:“中国文明在科学技术史中曾起过从来没有被认识到的巨大作用。

美国哲学家卡普拉说:“可以把《易经》看成是中国思想和文化的核心。权威们认为它在中国二千多年来所享有的地位只有其它文化中的《吠陀》和《圣经》可以相比。它在二千多年中,保持了自己的生命力。 

欧洲哲学权威C.G捷恩说:“谈到世界人类唯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到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唯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延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颇多相同的地方。”

由湖南希爵文化出版发行的《周易素读本》是在其创始人龚希平先生《周易审读》的基础上经精心校勘编撰而成,是与《周易审读》相配套的专业诵读读本。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