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道经(帛书加郭店合校本)素读版

老子-德道经(帛书加郭店合校本)素读版

经典颂扬_童蒙宝典
349710

订阅专辑并给专辑评分评价,12.12抽一名听友赠送《童蒙宝典》全册。
《老子》是中国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哲学著作,传说作者是老子李耳,是道 家思想的重要来源。《老子》分上下两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原不分章。汉起改名《道德经》,《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81章,全文共约五千字,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日谥伯阳,春秋末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孑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人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老子》五千言。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老子传世作品《老子》(又称《道德经》),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老子》常被归为道教学说。其实哲学上的道家,和宗教上的道教,本不能混为一谈。但 《老子》作为道教基本教义的重要构成之一,被道教视为重要经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视为至上的三清尊神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称太上老君。所以,可以这样说:道教吸纳了道家思想,而道家思想则完善了道教。
《老子》前四十四章言德,后三十七章讲道,简单说来,道是宇宙本体,德是道体之用,二者不能等同。需要注意的是,道家的道德与儒家的道德也不能混同。道家的道是引导、领导的导,是导演的导。老子认为,整个宇宙存在一个本体或本原性的东西,是它在引导着这个世界的演化,这个东西看不到、摸不着,也听不见,不知它叫什么名字,只好勉强就叫它“导”了。因为先秦“导”和“道”,字形完全一致,或许读音也都会一样,所以也便写作了“道”。而道家的德,则是得道的意思。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皆因道而来,所以,得道者生,失道者死。这大概就是《老子》一书中道与德概念的大致意思。
而儒家的道德与道家却大异其趣。儒典《中庸》,开篇就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什么意思呢?在儒家的概念体系里,性,就是德的意思。《中庸》的意思是说,人的德性是老天给的,而循性而为就是道了。这就明显不同于道家的道与德,虽然儒家也讲“德者得也”,但儒家的德是得之于“天”,而道家的德是得之于“道”儒家的“天”与道家的“道”是不是同一个概念呢?也不是。《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显然,在道家的概念体系里,“道”与“天”不是同一个概念。并且,道家的道,是个思辨性概念,而儒家的天却是一个实指性概念。由上可见,读《老子》,千万不要将道家的道德与儒家混淆。
由湖南希平文化推出的《老子素读本》,建立在其创始人龚希平先生《老子审读)的学术基础上,系为亲授其小闺女龚诗涵而编。《老子审读》在学术上解决了自汉至今《老子》释读史上的所有问题,故《老子素读本》当是今日《老子》读本中最好的。读正经,开正智。希平文化的使命是,宣传推广正经,成就天下孩子,成就天下家庭。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