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夏目漱石|名家名作|经典文学|出版物|日本近代文学史不朽杰作

《心》|夏目漱石|名家名作|经典文学|出版物|日本近代文学史不朽杰作

筱羽耳
4069



作品介绍

长篇小说《心》发表于大正三年(1914年)4月,是日本近代文坛巨匠、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夏目漱石后期代表作之一。他长期受胃溃疡的折磨,明治43年(1910年)在伊豆半岛的修善寺疗养期间,病情再度急转直下,引起胃痉挛,大量吐血不止,陷入不省人事的“30分钟死亡”状态。经历了这场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的体验,他一改原先俳谐式、游戏式的创作风格,从正面探求人生,着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和分析,把笔锋直接转向剖析明治时代知识分子中利己主义者可恶、可悲、可叹的孤独内心世界。《心》自发表以来,一直是日本中学生最喜欢读的文学作品之一。

小说讲述的是“先生”结识并爱上了房东家的小姐,同时也赢得了房东太太的好感,但却因年少时的经历产生迟疑,并在了解到好友K也钟情于房东家小姐后,设计最终如愿以偿抱得美人归,而后多年来却始终为自己的行为遭受着良心的谴责……


作者简介:

夏目漱石(1867~1916)是日本近代首屈一指的文学巨匠。他原名夏目金之助,笔名漱石,取至“漱石枕流”(《晋书》孙楚语)。漱石一生著有两部文论、大量俳句、几百首汉诗,若干随笔和书信,但在文学上的最大贡献是以他十几部长篇小说和大批短篇小说竖起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丰碑,给后来的作家以深刻的启迪。夏目一生坚持对明治社会的批判态度,以他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丰富多采的艺术才能,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品影响

作者通过“先生和我”、“父母和我”、“先生和遗书”三部分内容的描写把明治时代知识分子中利己主义者可恶、可悲、可叹的孤独内心世界剖析得淋漓尽致,集中体现了夏目漱石对“个人主义”思想的认识,以及“个人主义”和国家主义的关系。虽然小说中人物思想意识所赖以形成的社会语境距今已有百年之遥,然而夏目漱石对于明治末期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探讨仍然会给人以很多启迪。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