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卢麒元《完》

资本论.卢麒元《完》

財賦笔記
340396
《资本论》是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的主要著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历史影响,以下是对其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
- 现实背景:19 世纪中叶,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产业革命完成,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财富差距扩大,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矛盾逐渐暴露。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不断加深。这些现实情况促使马克思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为工人阶级的解放寻找理论依据。
- 理论背景: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人的思想,对马克思创作《资本论》提供了一定的启发。
2. 主要内容:
- 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研究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包括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资本的本质,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这一卷是整个《资本论》的基础部分,从根本上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最主要、最基本的问题。
- 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考察广义的资本流通过程,即除直接生产过程外加入交换过程。主要分析单个资本的再生产(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是对第一卷的补充和展开,也为第三卷的研究做了铺垫。
- 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研究在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统一上的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以及资本所具有的各种具体形式,如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等,探讨了剩余价值的分配及其具体分配形式,如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地租等。
3. 核心观点:
- 劳动价值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商品的价值是在劳动过程中被创造出来的。
- 剩余价值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购买了工人的劳动力,但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超过了资本家支付的工资,这部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所在。
-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危机和社会的不平等,也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4. 历史地位和影响:
- 政治经济学领域:《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重要标志,实现了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伟大变革,为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哲学领域:《资本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入分析,使唯物史观得到科学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
- 社会主义运动:《资本论》为世界范围内的工人阶级运动、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对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