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静经》

《清静经》

兰馨读人生
160
《清静经》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即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但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子于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神。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尊。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译文】

老子说:大道无形,却生育着天地。大道无情,却运行着日月。大道无名,却长养着万物。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只敢称之为道。道有清和浊、动和静之分;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性清,女性浊;男性动,女性静。万物从根源萌发而来,先清后浊,先动后静。如果人能常常保持清静,天地万物都归顺于他。因为人的灵魂喜欢清静,但内心又很扰乱;人的内心喜欢宁静,但又容易受到干扰。如果能够经常放弃欲望,内心自然宁静;洗涤内心,清晰的思想便会自然而然地淘汰;只有当欲望消失,人们才能真正达到内心的宁静。在内心、外貌和世界事物的观察中,我们应该摒弃杂念,以无为而治之,然后只能有空间的存在。在观察空间时,我们发现空间本身也是空的,没有任何东西能占领它,因此不存在任何矛盾和不和谐的问题。一切的矛盾不和谐都失去了基础,内心将实现惊人觉醒;欲望将自然熄灭,只留下了真正的宁静。真正的宁静是始终如一的,与万物和谐相处。只有在这样的宁静里,人才会逐渐进入真正的道路。一旦进入真正的道路,人们就会得到真正的道,而这个名字虽然被称为道,但实际上却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被得到。这个道被用来帮助众生,如果能够理解它,就可以传达给别人。

老子说:“上等的人不争,下等的人喜欢争;高尚不像高尚,低尚的人容易坚持自己的高尚。执著的人不叫做真正的道德,众生不能得到真正的道,就是因为他们有妄心。一旦有了妄心,神就会惊慌,著迷于万物,然后诞生贪婪和追求,这会导致烦恼……
节目(1)
切换顺序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