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

墨子

微醺_jr
18370
墨子(说法一:公元前476年—公元前390年,说法二:公元前480年—公元前420年),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曾担任宋国大夫,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 主要代表人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作为一个平民,墨子在少年时代做过牧童,学过木工。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他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鬼明”“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他创立了墨家学派,被后世尊称为“科圣”,他的代表作有《墨子》《墨经》,其中《墨子》一书由墨子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器语录编成。
《墨子》这本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记录。
《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
《墨子》内容广博,包括了政治、军事、哲学、伦理、逻辑、科技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学的重要史料。西晋鲁胜、乐壹都为《墨子》一书作过注释,可惜已经散失。如今的通行本有孙诒让的《墨子闲诂》,以及《诸子集成》所收录的版本。
墨家著作在六朝以后逐渐流失,明正统十年(1445年),张宇初奉敕,将《墨子》刻入《道藏》。现代所传的《墨子》只剩下五十三篇,这些篇幅是因为被道家著作《道藏》所收录,才得以留传下来。汪中将墨子书分为内外二篇,著有《墨子表征》一卷。现存《墨子》53篇,记载了墨子及其后学的言行。
自秦以后,墨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散见于各种典籍之中,如见于《新序》《尸子》《晏子春秋》《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列子》《战国策》《诸宫旧事》《神仙传》等等。西汉刘向的《汉书·艺文志》将散见各篇著录成《墨子》共七十一篇。经历代亡佚,到宋时,只存六十篇,如今只存五十三篇,已亡佚十八篇。其中已亡佚的有:《节用》下篇,《节葬》上、中篇,《明鬼》上中篇,《非乐》中、下篇,《非儒》上篇,除此八篇外,另十篇连篇目皆亡佚,在这十篇中,只有《诗正义》曾提到过《备卫》此篇目,其余无可考。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